今日看点

力哥故事---如何在工作5年内攒到100万?

发表于话题:穿洞洞鞋的心路历程
发布时间:2021-05-14

原标题:力哥故事---如何在工作5年内攒到100万?

今天这篇文章不是标题党,也不是胡编乱造,而是力哥本人的真人真事。

希望能对正在迷茫中的年轻人有所启迪。

第一章:不是“赚钱”是“攒钱”

对于没有理财思维的人来说,看到这个标题的第一反应是你怎么可能在工作5年内“赚到”100万呢?

他们下意识的思维模式是:5年赚到100万,意味着每年要赚20万,税后月薪将近1.7万元,算上社保的税前月薪肯定超过2万元,这样的收入即使在今天的一线城市也只有少数白骨精才能达到。职场菜鸟想要在离开校园踏入社会的最初5年内就获得那么高的收入,力哥,你确定不是猴子派来的逗比找我们广大年轻屌丝寻开心的吗?

而只有真正掌握理财思维的人才会意识到,力哥在这里说的“攒钱”和“赚钱”并不是一个概念。

“赚钱”是一个流量概念

就算你一年拼死拼活劳心劳力赚到了100万,但第二年又马上花了100万,到头来你还是什么财富都没留下,一场空欢喜。更极端的是你一年赚了100万,可第二年却花了200万,实际上你反而成了“大负翁”。

而“攒钱”则是一个存量概念

一个人的攒钱能力=(你赚到的钱-你花掉的钱)X投资回报率。

所以一个人攒钱的速度快慢取决于三个因子——是不是有足够强大的通过劳动赚钱的能力;是不是足够节俭能把辛苦赚到的钱给截留下来;以及是不是有强大的投资意识和能力,能让你留下来的钱不断升值。

所以真正的大富翁不光有强大的赚钱能力,还有强大的投资理财意识,同时往往都还具备:

节俭的习惯

我们看世界级的富翁,无论是100年前的老洛克菲勒、卡耐基、老摩根,还是华人世界的李嘉诚、王永庆、邵逸夫,亦或者是在互联网大潮下崛起的财富新贵;无论是早年的比尔·盖茨,还是今天的扎克伯格,亦或者是今天中国的首富马云,再比如几十年如一日住着小破房子,开车小破车子,满心欢喜的吃着汉堡薯条加可乐的巴菲特…… 无论在他们白手起家的时候,还是成为亿万富翁之后,都一直保持着节俭的习惯。甚至有些富翁不但很节俭,还会给外人留下吝啬鬼的印象。

事实上,经济学从来不认为节俭是美德,如果人人都那么节俭不肯消费,那经济反而是会倒退的,只有鼓励刺激大家拼命消费,甚至是透支未来去消费,经济才能蓬勃增长。

从历史上看,节俭也从来不是什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反复证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基因不存在“节俭”的概念,所谓的节俭是因为老百姓实在太穷,日子过得太苦逼,吃不饱穿不暖你说能不节俭吗?

而中国人自古信奉的就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逻辑,皇帝老儿轮流做,说不定明天到我家,由于改朝换代太频繁,所以中国人的投机性非常强,看蒙古人得失了就巴结蒙古人,看满清入关了就巴结满人,看日本人牛逼占领了大半个中国就投降做汉奸求富贵……而一旦改朝换代,过去家族几代人的积累可能就会灰飞烟灭,所以中国只有皇族,没有贵族,没有欧洲那种能经历数个世纪而不倒的old money,一旦时来运转,得势升官发财,大部分中国人都会展示出一种暴发户的心态,各种铺张浪费,各种豪宅大院,各种三妻四妾,各种暴殄天物…… 这才是我们的文化基因。

而到了今天这个物欲横流的商品经济高达发达的时代,我们满眼看出去都是各种刺激你消费欲望的广告,许多人就形成了强烈的消费欲望和弱小的消费能力之间的巨大鸿沟,这也是为什么今天的中国人比以前的中国人投机性更强,那么浮躁,骗子那么多,大学女生“裸条”事件的根源也在于此。

所以在力哥看来,节俭不是美德,而是一种习惯。

一个没有那么强烈物质欲望的人,无论他是贫穷还是富裕,都会体现出节俭的本能。那些真正能成长为大富豪的人,节俭的本能是印刻在骨髓里的。在他们做企业的时候同样会体现这种本能——该花钱的地方一定会一掷千金不手软,不该花钱或者能省钱的地方也一定是能省则省,尽可能抠门。

为什么力哥要特别强调节俭呢?因为靠劳动赚钱和靠投资赚钱这两个因子,取决于你的能力、努力和运气,从一穷二白的屌丝成为小有成就的中产,主要取决于你的能力和努力程度,但如果想要进一步成为大富大贵之人,运气则更重要。

而节俭这个因子不一样,它和个人的天赋能力没关系,和学历起点没关系,和职场选择没关系,和工作是不是够拼命也没关系,它只取决于个人的习惯、或者说价值观。尤其是对成年人来说,靠外界的说教已经很难改变了。

力哥见过有些富二代纵然家财万贯依然保持着节俭的习惯,我也见过许多穷二代却花钱如流水,完全不顾及父母的经济承受能力,十足的败家子,最后走上犯罪的歧途。

好,搞明白了“攒钱”和“赚钱”的区别,下面力哥就一个一个因子来分解我的攒钱之路。

第二章:掌握家庭理财话语权

力哥出版的第一本同名图书《力哥说理财之小白理财入门必修课》的扉页上写了一句话——谨以此书献给我已在天堂的父亲和刚刚降临人间的儿子,以及希望通过学习科学的理财理念并运用合理的理财策略改变财富命运的年轻人。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这是我最喜爱的中国文人苏东坡在原配夫人王弗去世10年后写的赫赫有名的《江城子》。

力哥的人生轨迹也在十年前的2006年拐了一个巨大的弯——就在我大学临近毕业的时候,我的父亲患病离开了人世。

这一年,我只有22岁。

就在那一年,我意识到我要开始完全承担起家庭的责任,并且在未来漫长的人生道路上只能完全依靠自身努力来改变命运!

料理完父亲的后事后,我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家庭财政大权从我母亲那里接了过来。

我的父母都是非常普通的工人阶层,记得我母亲退休时第一个月的退休工资连1000元都不到,而我父亲离世前的2005年,他的最后也是收入最高的一份工作的工资也不到5000元。

在过去20多年中,我父母最遗憾的就是因为胆小,缺乏远见和人脉关系,没能抓住改革开放以来的历次可能改变财富命运的致富机会,无论是卖水产也好,倒卖一下国库券或者外烟也好,开个小饭馆也好,亦或者是去深圳或者海南下海经商,哪怕只要在2000年的时候下决心在上海买房,现在我们家的财务状况也可能将是完全不同的面貌。

可惜,这些可能的致富机会,囿于他们的胆量、学识、人脉等条件的限制,他们一次也没有抓住。

而最让我母亲自豪的,是虽然收入不高,但依靠节俭的“传统美德”,硬是把一个家撑了起来。

直到今天,我母亲有时还会和我唠嗑说:当年如果不是我把你爸的工资都攒到我手上,不让他乱用,只给他每月一点零花钱买烟抽,我们家里怎么能买得起彩电、音响、空调、冰箱、洗衣机、沙发……这些都是我们从牙缝里省下的钱,一点一点撑起来的。

过去我会觉得我妈真不容易,是个中国传统持家妇女的良好典范,这个家庭掌柜当的真好。而当父亲离世后,我才意识到这个掌柜其实当得很糟糕。

她所看重的这些能够改善家庭生活条件的家用电器,全部都是一买回来就会迅速贬值并且今后还会不断贬值的消费品,而当我爸想要以投资为目的买房时,她却坚决不同意,理由是家里的这点积蓄必须留给我以后上大学用。

后来我才知道,当时我们家的存款大概在17-18万的样子,即使不贷款当时也能在上海中环线附近买到一套新建的80-90平米左右的高层公寓,今天的市价在450万-500万,16年增值25倍!

而我大学四年的学费合计2万元,算上生活费和各种杂七杂八的支出最多也不超过6万元(我当时一个月在学校的生活费是500元,日常开销完全够),哪怕我们家当时没有贷款,选择全款买房,导致我后来的大学学费捉襟见肘,申请助学贷款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因为在校期间都是国家财政补贴利息,用现在的理财思维看,即使当时我付得起学费也应该想办法把自己包装成贫困生申请助学贷款,谁叫央妈滥发货币这么厉害,过去十多年物价涨得多凶啊,这么低利息的贷款不借白不借!

更糟糕的是,作为我们家庭当时的主要经济支柱(我母亲已退休),我父母没有给我父亲买过任何商业保险,反而因为疼爱唯一的孩子,在保险代理人的忽悠下,莫名其妙在我12岁的时候给我买了份商业保险。

这个保险很逗比,在我18岁时给了一笔大学教育金,25岁时给了一笔婚嫁金,这两笔钱如果不算时间价值的话,已经把当时买保险的90%的钱都拿回来了,然后就等到我60岁以后可以每年给我500元养老金……我勒个去,目测到我60岁时,这点钱大概也就够我们一家人围坐在一家小饭馆里吃碗黄鱼面的……

因为没有给我父亲购买重疾险和寿险,导致我父亲患病期间,虽然有国家的医保和上海地方工会组织的大病统筹互助保险分担了相当一部分医疗费,但实际上我们前前后后依然自费支付了将近10万元的医疗费。

顺便说一句,已经10年过去了,现在的大病治疗费用比当时更昂贵了,而且我们买保险时还要预期未来10年后的医疗费更加昂贵,所以现在重疾险的保额我建议至少要30万元,如果你是生活在上海北京这些一线城市的话,保额可以进一步提高到40-50万元,这样的重疾险才能真正对你生重病时的医药费风险敞口进行全覆盖。

借此机会,顺便还要感谢一下时任上海市委书记后来落马的良-宇同志,以及张荣坤、祝均一等当年轰动一时的“上海社保案”中的头目。

因为当年这伙人想要挪用社保基金,于是在提取养老金的时候,2006年提出了所谓“新办法”和“老办法”两种养老金计发方式。

所谓“老办法”,就是我们今天常规的养老金计发方式。参照上一年度当地社会平均工资的标准,你的养老金缴存年数,你的退休年龄,以及你的养老金个人账户的积累金额,最后通过一个公式计算出你每月能领取的养老金总额。然后每年都会根据通胀和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予以适当上调,这就是现行的养老金计发模式。

而当年上海社保中心想出的“新办法”就是在上述养老金计算模式的基础上,每月给你的实发养老金比应发标准减少10%-20%,这部分钱继续存在社保基金账户中利滚利投资,等到你70或者80岁高龄了以后,再一次性提取一大笔钱。

上海社保中心当时给出的冠冕堂皇的理由是:随着上海人均预期寿命越来越高,未来我们面临的高龄风险非常大,而男性60岁、女性50岁退休以后,还将面临非常漫长的退休生活,在60-70岁的退休生活早期,许多人身体还不错,还没有大额的医疗支出,但等到你70-80岁了,可能就会出现较大的医疗费用支出,而这笔钱留在社保基金手上,相当于是应对你未来高龄风险和医疗费用的保证金。

说白了,就是社保中心再帮你做一次养老金的二次规划。

不过真实理由现在大家都知道了,就是想要尽可能在当下少掏出真金白银给退休人员,然后把钱拿去做投资、炒股或者是炒楼,赚到大钱以后,再拿出一点点小利息给退休人员发福利,实际上就是权力寻租,借鸡生蛋,损害了全体社保参保人员的权益。

但我父亲因为生了重病,根据政策,可以办理大病提前退休手续,而我们选择的是“新办法”。

这是为什么呢?

从理财角度看,会理财的人应该选择老办法,把钱拿到自己手里去投资,不会理财的人则应该选择新办法,让社保基金帮你理财。不过当时的退休人员大多没这种理财意识,他们考虑问题的角度是:预期自己未来寿命长的就选择老办法,自己寿命越长,实际到手的养老金就越多,那个乍看起来很吸引人的养老金大礼包的相对价值就会越低,而预期自己未来寿命短的就选新办法,既然预期自己拿不了多久的养老金,那不如自己现在稍微少拿点养老金,但未来可以一次性获得一个大礼包,反而更划算。

我当时测算过,对男性退休者来说,不计算货币的时间价值,老办法和新办法的盈亏平衡点大概在73-74岁之间,如果你能活过74岁,就是老办法划算,反之就是新办法划算。如果算上货币的时间价值,平衡点可能要进一步提高到77-78岁。

而我父亲生的重病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看都是绝症,所以我们果断选择了新办法。

事实证明我们的选择非常明智,我父亲办理完退休手续后,实际上只领取了3个月的养老金就与世长辞了。按照政策,这个养老金大礼包就成为了他的遗产,由我母亲和我共同继承,总金额有8万多元。

算上这笔从天而降的意外之财,最后我从母亲那里了解到,我们家当时的所有金融资产总额在30万元左右,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以1年期、2年期的定期储蓄和3年期凭证式国债的形式存在,还有一小部分是我父亲在2000年那一波牛市高峰时随大流买入的股票。

为什么我的父母辛苦工作了30多年,每天省吃俭用却最后只攒下了这点钱?我反躬自问。

原因就是决定攒钱速度的三因子中,他们只具备今天许多年轻人不具备的节俭这个因子,却并没有开启“劳动”和“投资理财”这两个复利引擎。

重提这段往事,我没有一丝一毫责怪我父母没能让我成为一个富二代的意思,恰恰相反,我在我父母的所作所为上看到了对我无穷无尽的爱,并且相信我所经历的这一切反而是上帝对我最大的恩赐,得以使我加速成长。

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在我父母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处事上看到了绝大多数中国人都存在的问题:只有劳动致富的观念,而没有理财致富的意识;只会一味埋头苦干却不会抬头看看财富运动的趋势和方向;只会在企业里守着一份能带来安全感却永远不能让你成为富人的饭碗,却不敢看准时机,跳出体制,自己创业打拼,谋求更大的财富增长可能。

显然,他们就是罗伯特·清崎笔下典型的“穷爸爸”。

接过家里的财政大权后,我是如何打理这30万原生家庭原始积累的,此处按下不表,最后再说。

第三章:开启劳动收入的第一复利引擎

在此前我写的文章《没多少钱理财,朝九晚五又无一技之长的年轻屌丝如何开拓财源?》中,力哥说过我自己在大学毕业时所做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这个规划在此后几年因为市场环境的变化而相应做出的调整,有兴趣的请移步看那篇文章。

今天我来讲讲我具体靠劳动积累的财富有多少。

之前我说过,传统媒体之所以很难留住资深优秀人员,很重要的原因是它的薪资计算体系不合理,主要按照发稿数量而不是发稿质量来计算收入,那只要新进记者努力码字,而资深记者怠于写稿,就会出现小记者比老记者收入更高的怪诞局面。

当我现在是一名老记者时,自然会吐槽这种模式,但当我大学刚毕业是新晋记者时,我的收入起点与同龄人相比反而是偏高的。

工作以来每个月的收入,我都用EXCEL做了详细记录。查看历史档案,我发现我刚进入媒体工作时的税后月薪就已经能达到8K-10K,最高时甚至达到过13K。当然高收入的前提是我得努力写稿,多劳多得,如果稿子写得少,也可能只有6K-7K。

除了这部分主业收入,作为媒体人,我天然还具备获得其他灰色收入来源的机会,而且随着我工作经验、人脉关系以及行业内知名度的不断积累,这部分收入的增速远超记者主业收入的增速,这也是我一直愿意留在媒体行业的原因之一。

记得前段时间由于北京和颐事件中,如家公关的应对不力,有电视台发起了《互联网时代,公关到底重不重要》的话题讨论。在节目中,有一位力哥非常欣赏的传媒学者和媒体观察员就直言不讳的说:媒体都是可以买的。

说得更露骨点,没有不能花钱收买的媒体,只有舍不得花钱收买媒体的企业,或者说是企业给媒体公关的预算达不到媒体的胃口。

当然,对这个观点,我觉得应该做一点补充:传统媒体作为一种人力成本非常高昂的企业,它的产业特性决定了它天然是只能依靠广告主来谋生的(你觉得你每天只花1、2块钱买一份报纸的钱能养活报社那么多人吗?)在屁股决定脑袋的生物本能支配下,媒体肯定会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趋利避害,股东利益最大化)为广告主摇旗呐喊。

然而与此同时,媒体天然具备的第四权力的独特行业特征,又使得这个行业里的企业不得不承担起相当大的社会责任,成为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脊梁,这也是政府和公众对这个行业的期望。

但再伟岸的脊梁也需要花钱买盒饭吃啊,不吃饭的话,脊梁骨也会因为缺钙萎缩的呀。那些看人挑担不吃力,觉得媒体人就应该是“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不食人间烟火的充满正义使命和新闻理想的视金钱如粪土的清贫勇士的圣母白莲花请绕行。

所以现代传媒业诞生以来,一直都面临着这种两难困境:如何在维护报道内容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成为社会公器与维护好广告主的利益从而让自己更好的生存下去之间谋求平衡,这种走钢丝的游戏从来都不是件容易的事。

不过进入“自媒体时代”后,情况开始有了变化。一是因为今天部分自媒体已经探索出了可以不完全依靠广告存活下去的商业模式,即直接向认可你内容的用户收费,这种收费既包括最简单的会员费,也包括相对复杂的电商产品或者增值服务收费。一旦一个自媒体探索出了这样的商业模式,广告收入反而会成为可有可无的次要收入来源,那我在对企业做出负面报道和评价的时候,就不需要有那么多忌惮。

另外与传统媒体是一家需要养活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的臃肿的大机构不同,许多自媒体实际上就是一个人+一台电脑,只要我能养活我自己就可以了。许多自媒体人甚至本身还有其他本职工作或收入来源,做自媒体纯粹出于个人兴趣,完全没有经济压力的情况下,自媒体人就很难被企业花钱收买,甚至如果你想花钱收买我,我还会暴跳如雷,直接在我的自媒体上公开截图,骂你骂得更狠。

事实上,今天是个人就能成为自媒体,企业也不可能收买如汪洋大海一般的自媒体,这就和传统媒体这种乌烟瘴气混沌晦涩的环境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在中国的传统媒体行业(包括新浪、网易、搜狐新闻这些互联网门户,在力哥看来也已经属于传统媒体了),有偿新闻,有偿不闻可以说是普遍现象。

所以在这些年里,各种车马费,各种商业软文写作七七八八加起来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后来我还私下接了一些更加高大上的私活,即写一些更有深度的行业分析和市场调查报告,那个收入更高,可能一个写作项目就有6K-8K的稿费水平。

总而言之,我的劳动收入来源主要还是靠我的一技之长——写作。不是写风花雪月,无病呻吟的小说,而是写有一定专业知识门槛并且有较大商业价值的商业财经类的稿件。

所以从2006年7月到2011年6月,我工作前五年时间里,累计获得的各种劳动性收入合计有53万元。

第四章:降低物质欲望

力哥曾经多次说过,理财的第一步是学会记账,学会遏制消费欲望。对于根本无财可理的月光族来说,只有通过记账发现自己生活中可有可无的“拿铁因子”,才能在今后的消费中有所取舍,并开始摆脱月光族的帽子。

然而对我本人来说,我只有在遭遇到单次大额支出,比如旅行、买房、装修、结婚的时候,才会进行记账,这是为了使这种大额支出在消费过程中能控制在自己的预算之内。

而日常消费,从大学时代到今天,我从来不记账,对我来说,记账就是在浪费时间,浪费笔芯。因为我是一个习惯了节俭并且从来不会冲动消费的人。

许多女生都梦想能拥有GUCCI的香水,爱马仕的包包,卡地亚的钻戒,许多男生都梦想能开上一辆法拉利跑车带着姑娘去兜风……但在我看来,购买这些东西能满足的只是一个人的虚荣心而已。

而虚荣心这个东西,越是不自信的人,想要获得的欲望越强烈。

在我看来,一个人的自信是由内而外产生的,腹有诗书气自华,一个肚子里有料的人,一个视野开阔头脑灵活具备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不会轻易被外界的潮流或者风气所左右,听风就是雨,完全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什么。

所以从学生时代至今,我一直对物质生活没有太高的要求。我不是吃货,不会对满桌子的山珍海味直流口水,在我看来,一碗小馄饨+二两生煎或者一碗葱油拌面+一个荷包蛋就能让我吃得很满意了。

我对穿着也不怎么在意,结婚时买的高级西装几乎一年到头也穿不了一两次,平日里尽可能以最普通的休闲装、百搭衫见人。在我看来,只要衣着体面干净自然就OK了。

我对住也没有太大的讲究,只要一家人够住就行。

我对出行也没什么要求,大学毕业后,我出行的主要交通工具一直都是电瓶车,平均每2-3年换一辆,每辆车的价格也就2000元不到,由于使用频率非常高,折算下来和坐公交车的费用差不多,但是出行效率却高得多。

哪怕是今天我已经买了轿车,10公里内的中短途出行首选还是电瓶车,10公里以上的长途出行,如果是去市中心地铁可以直达的话,首选依然是地铁而不是开车,因为这路实在是太堵了,开车往往不如坐地铁速度快,再说市中心的停车费也贵,从理财角度看,非常不合适。

顺便提一句,因为电瓶车的交通事故率是远高于其他公共交通的,所以实际上在我大学毕业开始骑电瓶车上下班以后,我就马上给我自己投保了一个包含电瓶车事故在内的综合交通意外险(注意,有些交通意外险虽然价格很便宜,但只含公交火车飞机轮船等公共交通,不含非机动车,你买的时候要看仔细了),也不贵,一年就100多元。

不过由于我的骑车水平较高加上运气不错,一直到今天,我骑电瓶车也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但愿以后也永远不会发生事故。

而当我2011年结婚买房以后,我还给我自己买了一款最高保额30万元的消费型重疾险。因为重疾险的出险概率比意外险高得多,所以保费也贵得多,即使是消费型保险,这样的保额也要七八百元保费,工作最初几年我没舍得给自己买。

而去年我的孩子降临以后,考虑到我目前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并且随着我自媒体事业未来的发展壮大,我的收入在未来20年内很可能还会呈现几何级增长态势,我就给我自己投保了一个最高保额100万元的消费型寿险,这是我对我的妻子和孩子最大的责任体现。

而在买车的时候,虽然我已经具备了买宝马奔驰的经济实力,但我依然选择最节能省油,也是保养成本最低、故障率最低、而内部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相对最大的日系车。

那些说买日本车卖国的喷子请绕行。从理财角度看,买日本车在全世界都是最佳选择,除非是韩国这种本土汽车工业很强大同时又在税率上严重倾斜的国家。

因为在我看来,汽车只是一种比较高效的代步工具,实用性是第一位的。尽管今天商业社会的一个潜规则是从车的品牌和价位上来看你这个人的身价,有些老板会觉得自己如果不开一辆宝马奔驰出去谈生意会感觉掉身价,甚至有些明明还很小的老板,经济实力还没达到这个水平,却还要硬着头皮买豪车充大款,更有一些富二代会觉得不开一辆兰博基尼、法拉利出去在圈子里根本抬不起头,好没面子的赶脚……但人家扎克伯格平日里开的却是一辆售价十万元人民币都不到的本田飞度。

为什么身价数百亿的小扎却开了辆这么“掉身价”的车呢?

因为人家根本不care。人家创立FACEBOOK本身就不是为了发大财,开豪车,住豪宅,睡女明星。

一样的道理,我也不care这些东西。

一个人的自信是由内而外展示出来的,奢侈品包包也好,豪车也罢,并不能真正增加我们的自信,我们的人生价值也不是在别人的夸耀赞美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获得的,这些本身就不应该成为我们努力工作,努力理财的原动力。

正是由于我平时不care这些东西,所以在工作前5年,我并没有刻意做消费规划,刻意节制日常消费,但实际上我的支出也并不多。

我翻出了2008年的古董信用卡账单,发现当时每月的消费金额大多只有几百元,少数是一千多(那时力哥就养成了能刷信用卡尽可能不用现金的好习惯),另外我每个月还要给我母亲一点生活费(我母亲负责买菜做饭等家庭基本开支),最开始是1000,后来随着物价上涨和我收入的提升,而逐渐提高到了1500、2000、2500、3000、3500、4000……实际上过去10年里,我给我母亲的生活费增速是高于物价上涨速度的,也就是说,我们家庭的实际生活消费水平是在不断提高的。

当然,其他的物质消费我都不怎么care,但有一项消费我是一直非常care的,那就是旅行。

有句话叫“要么读书,要么旅行,身体和灵魂总有一个要在路上”,用今年最时髦的话说,就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其实表达的是一个意思。一个人想要有强大的内心和强烈的自信,不是当爸妈的反复和孩子说你要相信自己,你很聪明,你很能干,你能行的……然后孩子就真的很有自信很能干了,孩子不是傻子,会在群体中发现自己的真实位置,考试总是考不及格,天天被老师批评同学嘲笑的孩子,你爸妈就算喂他再多的鸡汤,这孩子也不会有自信啊。

而当一个孩子长大以后,他会发现自信并不来自考试分数,而来自你的见识。

同样考进北京上海的知名高校,原本就从小生长在上海北京的学生大多见多识广,思维活跃,从小春游去的就是迪斯尼世博会,从小爸妈就带着你满大街吃各国风味的料理,数各种款式的汽车,看各种长得奇形怪状的房子,看各种各样世界级的演出,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自然更容易学习和接受新生事物,也更容易在一个社群中获得领导地位。

而原本从小生长在落后封闭山区,从小学到高中,十二年如一日家长老师就盼着你努力读书,考上大学,出人头地,给家乡添光彩,让祖坟冒青烟。这样的学生虽然很拼搏很努力或许也很聪明,但往往缺乏见识,除了考试能拿高分其他啥都不懂,一旦进入大学这种自由度极高的生活环境中,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

而孩子见识的获得,主要就这么几种途径。

一是你本身有一对非常牛逼见多识广的父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对孩子一生产生最大影响的老师,父母有见识,孩子自然就容易耳濡目染跟着成长为一个有见识的人。

二是看书。看的书多了,见识自然就多,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就是旅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条知识、一个观念、一种思想或者一枚技能的获得,看书和旅行会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旅行的感受更加直观而深刻,很可能一辈子都会扎根在你的长期记忆里。

更重要的是,旅行有故事,这种鲜活而独特的故事,以及你本人在这个故事中的参与感,是看书所无法给予的。

从某种角度看,旅行既属于享受型消费,又属于自我投资,投资的是你这个人的见识。

尽管我非常看重旅行的价值,但在我刚开始工作后没多久,我就明确了一个非常艰巨的中期理财目标——买房。

因为2007年的时候,我已经在和力嫂谈恋爱了,我知道买婚房的问题早晚会提上议事日程,与其届时再开始被动考虑这个问题,还不如提早开始进行规划。

为了这项目测在几年内即将发生的大额消费支出,就要尽可能多的积攒本金用于复利投资,所以在工作前5年内,我实际上每年在旅行上的开支并不多,平均每年大概长途旅行一次,而且全是国内游。但在我2011年买房之后,家庭财务状况越来越好转了,我就开始了越来越多的出境游。

所以我估算了下,工作前五年,我们家的月平均支出大概在3000-4500元,越往后,支出越多。而我的支出收入比每年基本上都能控制在35%-40%之间,对年轻人来说,这是非常合理的收支比水平(正常情况下,30%-70%的支出收入比都是合理的,即你每个月至少要拿出30%的钱用于消费,同时最少也要拿出30%的钱用于投资)。

第四章:并不平坦的投资复利引擎

接下去就到了最激动人心的投资环节了。

对于可投资金融资产只有几十万的普通人来说,我们的投资之选其实非常有限,性价比相对更高的信托和私募的大门对我们关闭,私人银行和第三方财富管理机构的服务大门也不向我们敞开,海外投资更是非常遥远的事。

连今天已经从大红大紫到骂声遍地的P2P,在当年也是寥寥无几,更不要说众筹了。

所以在那些年,力哥实际上把钱都投资在了各类基金中。主要是指数基金、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这三类。

2006-07年是力哥刚开始工作的时期,也正巧处于A股历史上最大的一轮牛市行情中。

当时力哥也是各种学习,各种盯盘,研究各种技术分析,找各种所谓的大咖牛人听消息,似乎只要是比我经验更老道的,说起话来逻辑清晰掷地有声的老股民推荐的个股,我就会如获至宝,反复研究。反过来说,如果我自己研究分析后看好的个股获得了所谓牛人的认可,我也会更见坚定的相信该股必涨,坐等数钱吧~

比如我当时高度看好的某只股票,有航天军工概念,有高分红预期,还有军工企业改制重组甚至资产整体注入的预期,公报披露的业绩预增也还不错,近期还有大单资金在持续净流入,正巧马上又会有神舟N号或者嫦娥N号要发射,正好有题材可以炒作啊,此股不涨,没天理啊!

结果你知道的,然并卵~股评家说的那套东西都是骗人滴~哪怕我的分析再丝丝入扣,再逻辑严谨,股票不涨就是不涨,没有办法,也没有道理可以解释,这就是股市。

好在我初入股市的时候,就已经有了理财的眼光,所以我最初的30万老底,实际上只有十多万进入了股市,还有十多万买了债券基金和货币基金。而这十多万股市投资中,只有几万元是我想试试看自己的“盘感”或者说选股眼光而自己投资个股,更多的资金是拿去买了不怕出现“只赚指数不赚钱”的指数基金。

而到了5.30大跌后,A股很快迎来了最后那一拨大象飞舞的狂热。到了2007年10月牛市最高峰,算上我工作后攒下的钱,我的账面资产合计已经达到了将近50万,也就是说,我在股市里的那部分投资其实已经翻倍了。

正当大家都热切期盼2008年A股冲上8000点,甚至高呼“一万点不是梦”的时候,进入2008年以后,A股开始掉头向下,由于当时我的股龄还很短,见这架势心里也是怕怕的,所以在08年3-4月间就陆续赎回了将近一半的指数基金,手里的个股基本上也都清仓了。

再然后,A股迎来了更加惨烈的持续大跌,但因为当时我在股市里只留下了最后几万元的指数基金,占我总资产比重已经低于20%,加上工作繁忙,所以我也就没有太上心,而到了08年10月A股跌的最惨的时候,我留在股市里站岗的这些指数基金不但把我之前牛市里赚到的钱都吐了出来,而且还出现了40%左右的巨额亏损,但因为占比比较低,大部分资金已经在熊市大跌的第一阶段就逃了出来,所以实际上到那时我累计的资产依然达到了将近50万元。

现在回头来看,我爸妈积攒的30万原始积累以及我在2006-07年工作赚到的收入,在这轮牛市中实际上依然获得了超额回报,折算到2011年我买房前的时间点来看,这5年里的年化投资回报大概在12%左右。其中2006-07年的投资回报是明显高于此后几年的。

在那轮疯狂牛市结束以后,我的固定收益类资产继续选择债券基金为主(主要是一级债基和纯债基金,那些年债基打新股的收益还是不错的),因为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率是固定的,缺乏想象空间,而且其收益率无法让我满意。运气不错的是,我选的这几个债基的长期年化回报平均能达到8%左右。

而股市里的投资,我开始放弃自己择时选股(那时我已经考出了理财规划师证书),而比较专一的采取定投的稳健策略。实际上年化投资回报也能达到10%左右(主要是2009年的大反弹赚了点,此后两年其实并没有怎么赚钱)。

另外还有一部分资金放在年化投资回报在2.5%-5%之间波动的几个优秀的货币基金(那时还没有出现余额宝年化收益7%的神话),保持资产的流动性,所以总体来看,我这几年里的整体投资年化回报差不多在8%左右。

而到了2011年,我决定要买房,为了规避债市下行带动我投资的债基出现亏损的风险,就提前把大部分债券基金都转移成了货币基金,而股市当时处于低迷状态,为了不在低位放弃定投,所以我的指数基金基本上都没有动,只不过当时定投也暂停了。

事后证明,2011年是“股债双杀”的投资小年,我在年初就把债券基金赎回是正确的选择,但我坚持定投不撤资的结果是从2011年开始,此后三年A股持续下跌,我的定投持续处于非常鸡肋的状态,直到2014年新一轮牛市到来后,才开始重新大幅盈利,当然这已经是工作5年后的事了。

但由于我把大部分资金都转换成了收益率更低的货币基金,所以2011年的投资回报其实只有4%左右。

第五章:一切为了买房!

看到这里,你肯定已经看出了工作前五年我的理财关键词,没错,那就是“买房”!

我开始特别关注楼市是在2007年,那一年房价又出现了一波飞速上涨的态势,同时股市也是火得不得了,所以那一年财经界最热门的话题就是到底应该卖房炒股还是抛股买房。

而到了2008年,我开始制定细致的买房规划。

综合考察我和力嫂的工作地点(上班近),我原来最熟悉的生活区域(不想搬去我不熟悉的区域),我家亲戚的居住区域(亲戚跑动方便),未来周边的医院、学校、商场的建设规划,尤其是地铁的建设规划,最后我选定了未来买房的具体区域,以及我最喜欢的一个小区。

2008年该小区一期建成时的售价是1.4万/平方米。一套100平米两房两厅的房子需要140-150万,再算上20万元左右的装修和配套家具家电费用,合计在170万元左右。

考虑到从该楼盘下穿越的地铁预计将在2012年年底通车,地铁通车前势必房价会涨一波,所以我务必最晚要在2012年年中买房。

留给我的时间最多只有4年半。

我测算了我未来可能的收入增长曲线和投资回报增长曲线,发现到2012年的时候,我的家庭资产应该已经能积累到90万元以上。

满打满算,扣掉20万装修家电的钱,70万元全部拿来做首付,在房价不涨的情况下,首付四成到五成就能搞定,如果不想现金流那么紧张,把首付降低到三成,贷款七成也是完全可以承受的。

然而这一切都是在房价不涨的前提下的假设。如果房价出现轻微上涨,我也还能承受,但如果房价像脱缰野马一样疯狂上涨的话,那我就真的只能死给高房价看了。

结果我们都知道,托全球金融危机的福,08年年底09年年初是过去10年里买房的最佳时间窗口,中国历史上唯一一次7折房贷优惠利率也出现在这个时候。

可惜……那时我真没攒够买房钱……

还是这个楼盘,到2009年三季度单价已经迅速涨过了2万元,2010年中央政府再次出台了一系列楼市调控政策,也就是所谓的一个又一个国N条,希望打压过热楼市,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出台限购政策,但因为政策力度不够大,所以房价继续上涨,到2010年年底我一看,我勒个去,该楼盘单价已经涨到3万元了!

2011年1月,中央终于出台了最严厉的限购政策:拥有本地户籍的本地人最多只能买2套房,符合条件的非本地户籍的外来人员最多只能买一套房。而后北京上海等地又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需要连续缴纳5年社保而且不许突击缴费才能买房,上海更是非常奇葩的提出了必须已婚的外来人员才能在上海买房的规定。

然而到了2011年,我已经看穿了政府调控房价的本质是一种作秀,政府并不是真心希望房价大跌,而从中国城市化的历史进程来看,上海房价在2011年也绝没有到泡沫破灭应声倒地的历史阶段,房价未来还是会继续上涨。事实上,2008年我所心仪的这个小区一期的房价在2016年的今天已经涨到了将近6万元,而它最新的5期楼盘单价则超过了7万元。

基于这样的市场预期,我和力嫂商量后决定不能再等待市场迎来另一个2008年那样的大调整再入手,而是只要看到合适的就直接下手!事实证明,上海楼市在2011年以后,再也没有出现过08年-09年那样深度的回调,房价一直是以停停涨涨的方式不断上行的。

那么问题来了:力哥,你刚刚不是说房价上涨幅度已经超过了你的承受能力了吗?现在怎么又有能力买房了呢?

非常凑巧的是,我是在2011年6月付款买房的,此时距离我大学毕业开始工作正好5年,而我在这5年里赚钱和攒钱的速度也比我原来预计的要更快一些,如下表所示。

首先,我们家原始积累30万元到了2011年已经增长到了56万元。

其次,我工作5年来的各类劳动收入也在不断提升。去掉我的支出,再算上复利投资回报,累计到2011年年中,也已经达到了40多万元,两相叠加,我工作5年内就让我的家庭资产积累到了将近100万元!

虽然我攒钱的速度比我预期的要更快,但和房价的上涨速度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到2011年我还想要买当年看中的那个小区的话,至少要300万才行。所以我就不得不把目标调整到同一地区的其他单价更低的小区,最后看中的周边几个小区都建成于2002-2006年之间,房龄不算太老,房型也能接受,到2011年我买房时,都已经符合交易满5年必须要缴纳5.65%高昂营业税(含教育城建附加)的标准。但即使这样的房子,单价也要2.3万左右,想要买100平米左右的房子,总价还是要230万。

肿莫办?

这时候力嫂原生家庭的强力支持就体现出来了。在今年年初我写的《力嫂是谁——从理财视角谈力哥的择偶观》一文中,我提出了从理财视角出发,我所认可的五条择偶标准——

1.别找公认的大美女,也别找丑女,找长相还行,你看了顺眼的女人。

2.别找和你性格相同或相近的女人,找和你性格相差较大或相反的女人。

3.找她爱你的程度比你爱她的程度还要多那么一点点的女人。

4.找物欲(野心)没有那么强的女人。

5.找家庭经济背景比你家好那么一点点的女人。

力嫂符合这5个条件。

在买房的问题上,最后一个条件亮了。力嫂的原生家庭不属于大富大贵,但按今天的标准看也属于中产阶层了,在买婚房的问题上,我的岳父母的确给予了巨大的支持!借此机会,再次感谢我的岳父母!

所以最后我们选中的房屋总价227万,算上税费5万(其中中介费被我砍到只有1万),合计232万元,再加上20万左右的装修、家居、家电费用,购房总支出是252万元。

这笔看似天文数字的购房款最后是以我和我的原生家庭支付一部分、力嫂和她的原生家庭支付一部分,以及房贷承担一部分的方式凑齐的。

如今又是5年过去了,这套当时市价227万的房子,现在市价已超过500万!

请允许我再代表全中国的房奴骂一句——这XX的高房价!

第六章:最后的总结

看完力哥这段并没有什么奇特到令人拍案叫绝的攒钱经历,不知道你有什么感想?

力哥在工作5年内攒到100万,并且在工作5年内完成了买房计划,能做到这点的原因究竟有哪些呢?

首先,我要感谢自己的努力。

人是财富的创造者,人是一切的原动力。

我在刚刚开始工作的时候,就主动开启了我的双核复利引擎,投资理财的这个引擎自不必多说,劳动收入的引擎我也从不懈怠。

事实上,工作前5年,积攒工作经验比积攒金钱更加重要,因为我们的职业生涯非常漫长,重要的不是工作前五年你能赚多少钱,而是工作前五年你所积累的工作经验,能否在工作5年后、10年后、15年后,变现成更可观的财富。

许多人都听说过“一万小时定律”,说的是想要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你需要经过10000小时的学习。假如你是一个非常勤奋非常好学的年轻人,每天的工作也不是重复性的机械劳动,而是可以不断积累知识、经验、技巧的工作,比如医生、律师、教师、记者、工程师、设计师等等,那么你每天正常工作8小时,一周工作5天,一年就能工作2080个小时,去掉10天法定节假日,恰好是一年工作2000小时,工作5年便能积累10000小时的工作经验。

当然,这说的是最理想状态,实际上我们不可能每天8小时的工作都处于学习或者练习技能的状态,许多人在职场最初几年也处于混沌摸索期,并没能马上投入到专业领域的学习中。

别人可能一参加工作就在某一个领域深度挖掘了5年,成为了某个领域的小半个专家,而你却在不同的领域分别挖掘了几个月。劳动收入的增长和你专业技能的深耕水平有密切联系,如果总是在不同的地方挖井,挖了几下就坚持不下去了,那很有可能你挖了几年都没挖出一口井,而那些看准位置深入在一点坚持挖井的人,才会迎来涌泉之报。而力哥就是坚持十年如一日,在理财+媒体这个细分专业知识领域深耕,今天才会迎来涌泉之报。

工作前五年既被称为“职场试错期”,又被称为“职场学习黄金期”。对于没有做出明确职业规划的年轻人,可能这5年不停在试错,甚至到工作10年后也依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想要做什么。而对于有明确职业发展规划的年轻人,工作前五年能学到很多东西,帮助自己快速成长,是一个人一生中难得的黄金期。

正是由于力哥紧紧抓住了职场前五年的学习黄金期,所以到了2013年——我工作的7年,我就有意识的开始尝试更多的职业技能变现手段,一方面,2013年我的各项劳动收入总和已经达到了20万,另一方面,我开始尝试做线下的理财讲座。

而到了2014年,我的各项劳动收入总和进一步提高到了25万元,同时我正式将线下理财讲座放到了互联网上,创立了娱乐理财脱口秀【力哥说理财】这个自媒体品牌。

而2015年以后,说实话我已经不再详细统计我的每一笔收入了,因为光是这一年多来的会员费这一项收入,就已经超过了我过去工作那么多年的劳动收入总和了。

其次,我要感谢我父母从小让我养成节俭不攀比的好习惯。

无论是2007年刚刚踏入职场的时候,还是2011年我完成买房大业的时候,无论是2014年我面临重重困难毅然决然靠一己之力创办【力哥说理财】的时候,还是今天我已经获得风投融资并组建了我的创业团队以后——我还是我。

我依然有个肉包子吃就会很开心,有一身最普通的T恤衫+沙滩裤+洞洞鞋穿就会很满足,出门骑电瓶车逛菜场从不会觉得掉身价,因为路上不小心摔坏了,今年我用的手机从2000元的小米换成了同样2000元的华为,我从来不用追逐最新的iPhone、iPad、iMac来证明我是个紧跟时尚潮流的果粉弄潮儿,哪怕吃饭时一桌子的人放桌上的都是6s、6plus,我也不会觉得我拿出个华为掉身价。当然我也从不喜欢在身上佩戴任何显得累赘的东西,不管是带金银首饰还是名贵手表,哪怕是戴领带我也不喜欢。

总之,不管我的财富积累状况如何,过去10年中,我的物质生活实际上并没有发生太大的变化。

正是由于我没有太强的物质欲望,从来不会有炫耀性消费或冲动性消费,所以我攒钱的速度就会比一般的年轻人更快,我身边有不少同龄人,年薪20万、30万甚至40万都有,但依然买不起房,因为习惯了自己作为高收入人群理应享受的高消费,讲排场,讲品味,讲身价……觉得自己那么牛掰那么辛苦才赚那么多钱,再不好好享受享受就太亏待自己了……那你赚的钱就永远是流量而无法积累成存量。

第三,年轻人如果自己当下没有多少钱可以理财,就要帮你父母把钱理起来。

刚刚离开学校进入社会,我们都没什么积蓄,每个月就算能攒下那么几千块,想要在工作前五年内获得显著的投资复利效应也非常困难,但我们的父母不一样,他们毕竟已经有了几十年的工作收入积累,多多少少都是有一些积蓄的。

然而今天中国绝大部分中老年人都是理财的门外汉,面对如此复杂而风险叵测的理财市场,他们往往也是有理财之心,而无理财之力,天天去菜场买菜知道物价涨得厉害,也知道钱存银行要贬值,却不知道到底该如何让资产保值升值,最多也就是在家里附近的几个银行柜台来回跑,到处打听最近哪个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收益更高一些,能高个0.2%就足以让他们开心的忙不迭存款搬家。当然这还算好的,更糟糕的就是被忽悠买了各种他们自己也搞不明白的储蓄型保险……

而年轻人的学习能力和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远远超过中老年人,如果你已经在工作前五年掌握了一定的理财知识并在实践中具备了一定的理财经验,那完全可以动员你的父母把钱交给你打理。

但一定要注意,你父母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你不一样,中老年人的投资理财风格天然要比年轻人更加保守些,在追求投资安全性和收益性之间,应该更多偏向安全性。

我之所以能在工作前五年攒下将近100万元,其中有50多万实际上是我父母的钱让我来打理后的结果,没有那30万元原始积累,光靠我自己工作积攒财富,恐怕很难在5年内攒到100万元。

第四、不要梦想毕其功于一役,理财就是一个长期小步渐进的过程。

当我抛出工作前五年攒下100万这句话的时候,许多人都会很好奇这里面是不是有什么不为人知的秘密,其实并没有。

有的只有在正确的道路上坚持前行。

坚持帮父母进行投资理财,坚持不断提高自己的劳动技能和劳动收入,坚持量入为出,克制消费,坚持对自己的收入结余进行合理的投资安排,坚持对未来的生活、投资和消费做好规划并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而不断调整——没错,就是那些许多人都知道的大道理。

具体到我买房这件事上就更加明显了,我在24岁就开始做细致的购房规划,并一步一步为实现这个目标而努力。而最终成功买房实际上也是多种合力的共同结果,既有我父母过去积累出的力,也有我自己积累出的力,也有力嫂积累出的力,以及我岳父母过去积累出的力,当然还有银行贷款杠杆出的力。

有些人总喜欢把问题简单化,标签化。

比如网上有一个很搞笑的“励志”段子,说有个年轻人非常优秀,一直在努力工作奋斗,经过自己若干年的拼搏,终于攒下了10万元钱,然后再拿着父母资助的290万,终于买上了房,娶上了媳妇,happy ending,多美好多励志的故事啊。既讽刺了高房价,又嘲笑了那些不劳而获的富二代。

许多买不起房的屌丝阶层听到这样的段子会觉得很爽——你看,是这个时代太污吧,不是我不努力,是我再怎么努力也买不起房,于是就给了自己一个继续不努力工作或者继续乱花钱或者继续在赚钱的歪门邪道上乱窜的借口。

而在现实生活中,力哥看到的更多的真实案例是小两口自己努力工作攒钱,同时双方父母也共同出资帮助,再加上银行贷款最后顺利买房的。

面对困难吐槽两句永远是最省力的,而明知困难却依然能够积极理性的面对并尽自己所能去努力达成目标才是最困难的。

这里还要再说一句,工作前五年的年轻人往往也面临着恋爱择偶的人生重大抉择,在选择人生另一半的时候,我觉得浪漫玫瑰和柴米油盐都是需要考虑的因素。既要考虑到双方是否性格相合,趣味相投,价值观相近,也要考虑到对方的经济条件。

最好是找经济条件上门当户对或者比你更强一些的,这样你们未来的生活压力会相对更小一些,因为经济问题产生家庭矛盾的概率也会更小。

“贫家夫妻百事哀”这句话真不是吓唬人的。

听完力哥的理财故事,你会发现在我的理财之路中,涉及到了投资规划、消费规划、现金流规划、职业生涯规划、置业规划、保险规划、婚恋育儿规划、甚至是遗产继承规划。

标签组:[投资] [旅行] [经济学] [工作选择] [房价开始下跌] [消费投资] [中国未来房价] [收入理财] [财富故事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5016.html

相关阅读

青春奇幻励志爽剧《我在顶峰等你》正式开机!孙珍妮陈靖可励志携手!

4月30日,由孙珍妮、陈靖可领衔主演的青春奇幻励志爽剧《我在顶峰等你》正式官宣开机,该剧由优酷出品,上象娱乐联合出品及制作,权香兰担任总制片人,蔡聪执导,蓝白色编剧。《我在顶峰等你》以重生元素颠覆传统...

2024-04-30

第一运程 2024年5月17日十二生肖运势解析

  属鼠  综合:78  爱情:81  财运:74  事业:77  感情运势:爱情运势较佳,与伴侣间的默契十足,能够共同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单身者也有机会在社交场合中结识到心仪的对象,需积极把握机会。...

2024-04-30

华为5月六大新品齐发!手机、平板、电脑、手表全都有

快科技4月30日消息,今天数码博主“看山的叔叔”在微博上表示,预计在5月华为将发布六大新品,包括手机、平板、电脑、手表等类别。 根据该博主透露,华为5月的新品计划包括:Watc...

2024-04-30

吕布与貂蝉的传奇故事——究竟是否走到了一起?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英雄传奇,而三国时期的吕布与貂蝉无疑是其中最为动人的一段。然而,许多人对于他们的结局并不了解,吕布最后是否真的娶了貂蝉呢?本文将探讨这一历史问题。 二、吕布与貂蝉的相识...

2024-04-30

刘备与赵云:一段承载爱情与私心的生死离别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其中,三国时期的刘备和赵云之间的情谊尤为引人注目。在刘备临终前,他曾对诸葛亮说赵云不可重用,这一表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私心和情感? 二、刘备与赵云的深厚情谊 赵云...

2024-04-30

刘备的成功之路:奸诈与智慧并存

在中国历史上,三国时期的英雄豪杰辈出,其中蜀汉的刘备因其仁义之名被世人传颂。然而,在战乱频繁的年代,单纯的仁义并不足以成就一番事业。刘备之所以能够成功,除了他的仁德之外,其精明的策略和适时的“奸诈”也...

2024-04-30

刘备为何不重用赵云?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三国时期是一个充满英雄豪杰的时代。其中,蜀汉的赵云以其忠诚勇敢、武艺高强而著称。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刘备在很多时候并没有重用赵云。那么,刘备为什么不用赵云打仗呢? 二、赵云的地位与...

2024-04-30

赵士程:历史中的显赫人物与唐婉的第二任丈夫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特殊的身份和地位而备受关注。其中,赵士程便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例子。他不仅是宋太宗的玄孙赵仲湜的儿子,还是唐婉的第二任丈夫。 二、赵士程的身份背景 赵士程出身于宋朝宗...

2024-04-30

韩媒曝朴有天赴日演出遭日媒质疑 曾因吸毒等丑闻身败名裂

韩国艺人朴有天在2003年以东方神起成员的身份正式出道,如今已经出道20年,如果好好发展的话,他势必会成为顶级韩流明星,或许将有更多的作为。只可惜,朴有天本人拎不清,多次触犯法律底线,引发众怒,最...

2024-04-30

刘娥的传奇人生:从专宠到悲剧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女性以其才华和美貌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其中,宋朝的刘娥便是一个引人瞩目的例子。她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从专宠的妃子到不幸小产的皇后,刘娥的故事令人唏嘘不已。 二、刘娥与赵恒的...

2024-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