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火星探测60年未止步,中国“天问一号”升空,远航火星、探索宇宙

发表于话题: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
发布时间:2021-05-15

从 1960 年到 2020 年,火星探测的历史几乎贯穿了整个人类航天史。

1960 年 10 月 10 日,前苏联发射了“火星 1A 号”,4 天后,又发射了第二枚火星探测器,然而这两枚人类火星探测器的先驱者,连地球轨道都没有到达。

1962 年 10 月 24 日,前苏联的第三枚火星探测器刚刚抵达地球轨道就折戟沉沙;第 4 枚探测器“火星 1 号”于 1962 年 11 月 1 日发射,在次年 3 月 21 日突然失联;第 5 枚探测器于 3 天后发射,但同样面临失败的命运,仅仅到达地球轨道,就因火箭未能再次点火而坠入地球大气层烧毁。

美国发射的第 1 枚火星探测器是 1964 年 12 月 5 日升空的“水手 3 号”,但是发射后探测器的保护外壳未能与探测器分离,导致太阳能板未打开,结果因电池电量耗尽,8 小时后就与地面失去联系。12 月 28 日,“水手 4 号”是有史以来第一枚掠过火星并发回探测数据的探测器。

1965 年 7 月 14 日,“水手 4 号”在从距离火星表面 9800 千米的上空掠过,向地球发回 21 张照片,在环绕太阳轨道上花费三年时间对太阳风进行探测。但是,“水手 4 号”发回的数据却告诉我们:火星的大气密度远比此前人类预测的更为稀薄,也没有发现磁场和辐射带,这说明火星上存在生物的可能性极低。

前苏联和美国发射了许多探测器,耗资巨大。

其中,1971 年前苏联发射的“火星 2 号”和“火星 3 号”首次抵达火星表面,虽然“火星2号”因着陆器降落伞未打开而坠毁,“火星3号”在火星表面仅仅工作了 14.5 秒,连一张完整照片都来不及传送就已经失联了。反倒是“火星 2 号”和“火星 3 号”的轨道器在火星轨道上工作了近 9 个月,截止 1972 年 8 月 22 日,发回了大量数据和 60 张照片。

而美国的“维京号探测计划”,堪称是有史以来最为成功的火星探测计划之一。

“维京 1 号”于 1975 年 8 月 20 日发射,轨道器于 1976 年 6 月 19 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着陆器于 1976 年 7 月 20 日成功着陆,是第一枚在火星上着陆,并且向地球发回照片的探测器。

而“海盗 1 号”则更为成功,于 1975 年 9 月 9 日发射升空,轨道器于 1976 年 8 月 7 日进入环绕火星轨道,一直工作到 1978 年 7 月 25 日。“海盗 1 号”的着陆器于 1976 年 9 月 3 日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陆,因为采用核动力电源,在火星表面正常工作超过6年,直到 1982 年 11 月 13 日因错误指令而导致失联。

后来,“维京 2 号”轨道器工作到 1978 年 7 月 25 日,着陆器工作 3 年多时间;直到 1980 年发生电池故障,导致通讯中断。

美国的“海盗号火星探测计划”总共向地球发回数万张高清照片,而“海盗 1 号”更是以 2245 个任务日作为火星表面存活时间纪录保持者,直到 2010 年 5 月 19 日才被机遇号 2246 个任务日的成绩打破。

中国的“萤火一号”火星探测器,作为中俄航天合作项目之一,搭载在俄罗斯的“福布斯-土壤”探测器中,于 2011 年 11 月 9 日升空,但因变轨失败,于 2012 年 1 月 15 日坠毁。

此后,美国于 2013 年开始实施“火星样本取回任务计划”,并于 2013 年 11 月 18 日发射“火星大气与挥发演化任务”探测器,意图以前所未有的精度对火星的上层大气进行研究,以帮助科学家揭开火星大气层变得稀薄之谜。

印度在 2013 年 11 月 5 日成功发射火星轨道探测器,并于 2014 年 9 月 24 日成功进入火星轨道。

中国虽然暂时落后,但是于 2020 年再次实施火星探测任务,计划一步完成绕、落、巡三步,这将是世界上首次探索火星即完成软着陆的任务。这也是中国继 2011 年,“萤火一号”搭载俄罗斯“福布斯-土壤”运载火箭轨道转移失败后的首次火星探测任务。

“天问一号”于 2020 年 7 月 23 日,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从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预计 2021 年抵达火星,释放探测器着陆火星,后续任务预计在 2030 年前后,中国将陆续实施小行星探测、火星取样、木星系探测及行星穿越等深空探测任务。

火星上曾经有过生命存在吗?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否则,人类也无需前赴后继地不断发射火星探测器升空了。不过,谈到地球外的外星生命,科学家往往会把目光转向火星,这是因为:

火星与地球实在是很相似,尽管我们现在还没有发现火星上有生命存在的迹象,但是目前累积的数据表明,在远古的娜亚时期,火星地表曾经有过液态水,很可能适合微生物的生存。

火星气候寒冷,缺乏板块构造论或大陆漂移学说,所以从赫斯伯利亚纪末期以来,几乎没有什么变化,至少有三分之二的地区历史都已经超过了 35 亿年,堪称是一颗因循守旧、沉默寡言的星球。

2019 年 10 月 14 日,据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前美国航空航天局科学家吉尔伯特莱文称,40 多年前,火星上就发现了生命的痕迹。

莱文说,这项研究是在 1976 年进行的,作为维京计划的一部分,该计划涉及在火星土壤样品中寻找生命的痕迹。通过检测“微生物呼吸”,探测器采集样本中的氧气含量极高,而且在两个相距 4000 英里的航天器中,相继获得了 4 项喜人的有价值的检测成果。

而美国也表明,火星上出现生命痕迹。

早前科学家发现火星上有水流痕迹,就预测火星在很早以前一定有液态水。而美国的好奇号在进行火星勘探时,发现火星上出现了咸水湖的痕迹,而且很可能隐藏有火星生命。

这些火星咸水湖位于盖尔环形山附近,美国的好奇号探测器通过分析在盖尔环形山采集到的土壤样本,发现其中蕴含着各种盐类,而其中的硝酸盐被证实是在水蒸发以后留下的物质,这就说明,火星表面在很久以前,有极大可能存在着古老的盐水湖。

实际上,长久以来,各国科学家对于火星都有着趋于一致的看法,那就是:

火星在距今 37 亿年前,曾经是一个温暖湿润的星球,但是在某个阶段,火星的气候发生了某种剧烈变化,导致地表变得干旱而荒芜,各国探测器发回地球的检测数据,都在验证着这一观点。

从俄罗斯和美国接连不断地发射太空探测器,到印度和中国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计划,人类探索太空的脚步一直都没有停止过。

从原始社会的神话崇拜到古代嫦娥、飞天的美丽传说,再到近 60 年以来人类恢弘壮阔的航天计划,可是说在探索太空的道路上,人类历经挫折、失败和苦难,终于踏出了第一步。

人类为什么要探测火星、探索太空?

对于未知太空的发现,是我们对于未来生存空间和人类起源的探索,有助于我们认清自己是谁,生命的诞生究竟从何而来。

或许,随着中国“天问一号”的发射升空和顺利着陆,生命的起源之谜会逐渐揭开。


标签组:[火星探测] [天问] [火星卫星] [火星一号] [火星大气] [宇宙起源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6526.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