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这封信看哭无数人!她为袁隆平播下科学的种子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求索大地有丰产,追梦人间无饥荒。

  50多年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研究、应用与推广,袁隆平为中国粮食安全、农业科学发展和世界粮食供给作出了巨大贡献。神州挥泪悼念袁公之际,一篇他生前回忆母亲的文章《妈妈,稻子熟了》也刷屏了,让人们不由得关注起伟大科学家背后的平凡母亲。

  袁母华静,出生于扬州富商家庭,早年丧父,随母寄居舅舅家。高中毕业后,去安徽芜湖某校教英语,后与毕业于东南大学的袁兴烈结婚。袁隆平是他们的第二个孩子。抗战全面爆发,袁兴烈投笔从戎,华静辞去工作,回家照顾五个孩子。战火纷飞,全家人虽颠沛流离,却从没间断对孩子的教育。

  

  《新湘评论》(2011年第18期)曾刊登《妈妈,稻子熟了》

  赋予他大地情怀

  1939年,9岁的袁隆平随家人历经千辛万苦来到重庆,租住在长江南岸民居。小院简陋,但在母亲的巧手下,变得花草繁茂,夜晚还有野虫吟唱。母亲带着他给花草浇水,观察动植物,在江中游泳,在江边晒太阳,在草丛中嬉戏蚂蚱,培养了他拥抱大自然的情怀,也铸就了他活泼好动的个性。袁隆平说从小老师给他的评语就是:“爱好自由,特长散漫。”杂交水稻名扬天下后,同行与学生也说,或许正是这种无拘无束的性格才成就了袁隆平。因为,毫无羁绊的大脑才是科学生长的良田。

  据袁隆平回忆,母亲知书达理、贤惠慈爱,总是鼓励他多读书、求进取、做好事。“母亲的教育影响了我一辈子,尤其在做人方面,她教导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她总说,你要博爱,要诚实。

  

  袁隆平(左)和母亲 图源:北京日报

  母亲还给他讲女娲,讲神农,告诉他:“餐桌上的粮食是土地里长的,身上的衣服也是土地里长的棉花做成的,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土地。”当时的重庆到处是逃难乞讨者,一次他跟母亲上街,见一群人围着耍猴卖艺的,不顾旁边的乞讨老人。母亲却拿出了一角小洋钱塞进老人手里,无声的行动,从此为他播下了善良的种子:对苦难民众抱有同情之心,要让饥饿的人吃饱饭的愿望!

  开启他的科学大门

  袁隆平的英语得益于母亲,很小就跟着母亲读英语故事、唱英语歌、看英语电影,上学后英语轻松拿高分。中学后,便可阅读英文原版泰戈尔诗歌、莎士比亚戏剧……母亲的启蒙非常切合外语学习的规律,即听说优先、读写跟上,通过兴趣来自然沉浸在外语环境中。

  英语水平对袁隆平的科研工作起到了至关作用。无论是及时掌握国外最新的科研方向,还是参加学术论坛、合作研究,他都能驾轻就熟地运用英语学习、交流。他回忆母亲道:“无法想象,如果没有您的英语启蒙,在当年闭塞的环境中,我怎么能够用英语阅读世界上最先进的科学文献,用超越那个时代的视野,去寻访遗传学大师孟德尔与摩尔根?”

  

  袁隆平和家人 来源:CCTV10

  铸就他不竭的攻关动力

  1953年作为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代大学生,毕业于西南农学院的袁隆平,响应国家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湖南一个贫穷落后的山村。在这里,他为新中国培养了第一批基层专业农技人才;也是在这里,他开始了杂交水稻的研究。

  为了他致力科研,七旬老母毅然放弃大都市,来山村陪伴。“从大学分配到这儿,是您陪着我,脸贴着地图,手指顺着密密麻麻的细线,找了很久,才找到这么一个小点点。当时您说:‘孩子,你到那儿,是要吃苦的呀……’我说:‘我年轻,我会拉小提琴。没想到的是,为了我,为了帮我带小孩,把您也拖到了安江。最后,受累吃苦的,是妈妈您那!’”

  袁隆平一生致力研究应用推广杂交水稻技术,让亩产200公斤左右变成1000多公斤。为人类战胜饥饿带来了绿色希望和金色收获。名满天下时,依然淡泊名利,在田野里苦心钻研。他说:“我觉得人就像一颗种子,要做一颗好种子,身体、精神、情感,都要健康。种子健康了,我们每个人的事业才能根深叶茂、枝粗果硕。”

  

  扎根祖国大地,成为生命蓬勃的种子,创造出杂交水稻事业的蓬勃景象,而这一切都来自母亲的浇灌。他给母亲写信说:“无法想象,没有您跟我讲尼采,讲这位昂扬着生命力、意志力的伟大哲人,我怎么能够在千百次的失败中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他们说,我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我知道,这粒种子,是妈妈您在我幼年时种下的!

  来源:科普时报

  作者:李峥嵘 教育硕士、金牌阅读推广人

  编辑:毛梦囡

  审核:王飞

  终审:陈磊

  

标签组:[科学] [袁隆平] [种植业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114.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