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看待对鸿蒙(Harmony OS 2)的批判和质疑?

发表于话题:HarmonyOS 2
发布时间:2021-06-02

利益相关:华为用户。

一句话回答:评价冰箱好不好,需要会制冷吗?

2021年1月13日第二次更新。 知乎小管家更新问题了,没想到会采用这种方式回避逻辑漏洞……华为很优秀。


2021年1月4日更新

看到评论区了,

某公司新研发了一款环保冰箱,号称无需氟制冷,自研技术,外形是立方体的,双开门,分为冷藏和冷冻。结果大众看了一眼,立方体的,双开门,冷藏加冷冻,这不是和格力一样嘛,抄袭啊这是。不行,你自研的冰箱必须是圆的,四周开门的,能制热的,否则就是抄袭,就是套皮。什么,你说我不懂制冷????

评价冰箱好不好,需要会制冷吗?

第一件事,说到诡辩,我很高兴和你聊聊逻辑学。

原问题的三段论是这样的。

大前提:(所有人)不能对不理解的东西进行评价。

小前提:你不懂鸿蒙。

结论:你不能评价鸿蒙。

我用了一个例子否定了大前提,这一例子是一对当前论证的反例,我并没有说这一例子是普适的反例。

对于一个全称命题的否定,只要有一个反例的成立就证明了这一全称命题是不可行的。

第二件事,你犯了一个诉诸目的的诡辩。

你上来就指责我这是诡辩,我在反驳原问题的思路,

你和直接指责我居心不良有何区别?

第三件事,你犯了一个机械类比的错误。

我们批判哄蒙系统抄袭是一次又一次代码实锤的结果,而一小撮人反咬一口说我们别有用心,我们不懂技术难不成不能批评抄袭了?

你在评论中指出,你自研的冰箱必须是圆的,四周开门的,能制热的,否则就是抄袭,就是套皮。什么,你说我不懂制冷????

据我所知,迄今为止没人对冰箱提出过类似的要求。更没有人要求冰箱的原创要能制热。

对于冰箱这一定义的内沿你先行进行了破坏,你的论证非常无理。

2021年1月5日第二次更新

看到追评了,越发感觉在我国公共说理的教育尤为缺失。

有人点了赞才看到,洋洋洒洒,写了一二三,我还仔细看了一边,哎,还真是一点幽默细菌都没有呢?诡辩高手

我不惮于以最坏的恶意揣摩我们现今通识教育的基础,不过实话实说,当你以这种方式对话的时候,你已经放弃了说理转为吵架。

真是一点幽默细菌都没有。

我并没有在这一答案中谈及幽默这一层面的问题,如果你认为你说得对,我指出你的漏洞是不对的,请就论点进行反驳。

诡辩高手

这类的评价是一个典型的诉诸人品的行为,我大可写出一大段阴谋论指出你支持华为背后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秘密,扣高帽子不是一种有效的说理和论证的方式。

最后,如果你仍要说,鱼上钩了。

那我给你这一幅图


我承认,有很多话术不好从逻辑上找到漏洞,但是你这点话术和我谈逻辑,是关公面前耍大刀。

标签组:[冰箱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3935.html

相关阅读

辣椒怎么区分辣度

斯科维尔是辣椒的辣度单位,一定量的辣椒素放入一定量的水中再用舌尖尝试其辣得到的辣度就是斯科维尔,斯科维尔指数越高其辣椒越辣,最先使用该辣度单位的是美国药剂师韦尔伯·斯科维尔,他于1912年提出了这个单...

2025-11-03

腹肌怎么练

我们可能都听说过腹肌,那么什么是腹肌呢?因此,腹肌是人体结缔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内斜肌、外斜肌、腹直肌和腹横肌。通过我们的不断训练,可以让这些肌肉表现得更明显。每个人的腹肌养成日记都是不一样的,但...

2025-11-03

宋金和议是什么盟约

宋靖康二年(西元一一二七),汴京陷金,徽、钦二宗北狩,北宋亡。其後宋室南渡,改元建炎,以迄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之十五年间,与金始终处於交战状态。惟交战期间,宋未尝一日忘和,一面请和,一面抗战。宋金酝...

2025-11-03

隆兴和议南宋割地求和

隆兴和议,是继绍兴和议之后南宋与金朝订立的第二个屈辱和约。宋孝宗即位后欲进攻金朝,收复中原,便起用老将张浚等发动“隆兴北伐”,却于隆兴元年(1163年)在符离被金军击溃。朝臣汤思退等群起攻击张浚北伐误...

2025-11-03

曹丕任命自家贾诩为太尉时 孙权为什么会嘲笑

今天历史网小编给大家准备了:贾诩和孙权,感兴趣的小伙伴们快来看看吧!据裴松之引《荀勖别传》而注《三国志·贾诩传》记载:晋司徒阙(通“缺”),武帝(司马炎)问其人於勖(荀彧侄孙)。答曰:&"三公具瞻所归...

2025-11-03

刘邦想废刘盈另立太子 刘邦为什么因为四个人放弃了

很多人都不了解刘邦换太子,接下来跟着历史网小编一起欣赏。公元前192年,汉高祖刘邦病重,他想把太子刘盈废掉,改立戚夫人儿子刘如意为太子。为了探听朝臣们的看法,刘邦就把太傅叔孙通叫到宫里,询问他的意见。...

2025-11-03

公子宋什么人?他为何要谋反杀害郑灵公?

公子宋什么人。下面历史网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笑谈古今事,坐看风云起。自古以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国君代表了至高无上的存在和一个国家的威严,俗话说,君无戏言。然而,中国古代历史上,就有这...

2025-11-03

长孙晟:唐太宗的岳父,在历史上有多传奇?

突厥,是漠北地区继匈奴、鲜卑、柔然之后,兴起的又一个游牧民族,南北朝时正值强盛,常南下掠夺财物骚扰中原,北朝的北齐、北周不得不采取和亲和朝贡的策略来换取和平。可是如此一来突厥气焰更加嚣张,一把手放话:...

2025-11-03

陶渊明的曾祖父:陶侃的一生是怎样的?

提起陶渊明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位浪漫的田园诗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甘享清贫。可是陶渊明毕竟有资格享受“五斗米”,这全赖他曾祖的功绩。与陶渊明相比,他的曾祖陶侃可是根正苗红的寒门之家。接下来历史网...

2025-11-03

北宋太后刘娥临终前为何要不停拉扯衣服?

身为一位上演了“从歌女到太后”逆袭人生的女强人,公元1133年5月11日,北宋太后刘娥在生命弥留之际,却又发生了奇特一幕:64岁的她已经不能说话,却强撑着最后的力气,拼命拉扯身上的衣服,直至溘然长逝。...

2025-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