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如何评价特斯拉全新车型 Model Y?

发表于话题:懂车的人不会买特斯拉
发布时间:2021-06-04

周卫东:没有惊喜的Model Y,依然有期待zhuanlan.zhihu.com

估算一下Model Y的体积,参考莲花汽车名义体积的计算方法——Sedan和SUV名义体积的公式如下:估算一下Model Y的体积,参考莲花汽车名义体积的计算方法——Sedan和SUV名义体积的公式如下:

式中,h为车身高度,b为轴距,w为车身宽度,l为车身长度;为了再严谨一点,我在车身高度h上减去了离地间隙(Model Y的离地间隙比Model 3高2.7cm)。
Model Y作为溜背造型SUV,按照Sedan的公式,计算得到Model Y的名义体积是10.693立方米,Model 3的名义体积是9.118立方米,17% bigger,看上去还算make sense(与粗略的通过长宽高的乘积来计算体积的结果相近,暂无点云,无法通过数据测量,仅供参考)。
结论是Model Y is 17% bigger than Model 3,bigger than it is thought,而看上去也确实和Model X体积相仿,加上三排7座的配置,不禁让人觉得Model Y的空间溢价很大,单看空间都具备成为爆款的潜质。可事实上,由于Model Y的电池和底盘等要和Model 3共平台,所以Model Y在X向空间并没有太多提升空间,轴距仅增加1.5厘米;Z向高度为了SUV更好的视野,会提高座椅H点,导致头部空间的挤压。

看一下Model Y五座和Model 3五座的一排和二排头部、腿部、肩部和臀部空间尺寸,一排空间确实增加不大,二排头部和腿部略有提升。不过,放平二排之后的Cargo Volume倒是从Model 3的425L提升到了1925L,多3.5倍。
总之呢,Model Y看上去much bigger than 10%,但实际空间需要自己去体验;价格呢,12% more expensive;是否值当,还需要综合考虑续航、配置、舒适性等因素。

2. Model Y真的有黑科技吗?
在过去的一年里,对于Model Y,马斯克提到过“something super special”,“a manufacturing revolution”,“the machine builds the machine”等,加上一些2019年特斯拉专利信息的公开,引起了行业内外对于Model Y的强烈期待。其中,部分期待的黑科技包括:(1)低压电气/电池架构,包括取消12 V蓄电池、线束减少到100米;(2)先进制造技术,主要是白车身的一体铸造;(3)自动驾驶,在Model 3的基础上大幅度提升硬件能力。
首先来看看低压电气/电池架构。
Model Y并没有取消12V蓄电池,大概率依然是沿用Model 3的45Ah的铅酸蓄电池,详见Model Y用户手册。
大家期待的大小电池集成方案或者升级48V,没有应用在Model Y上,目前也没有任何下一步的线索。这里所说的取消12V蓄电池,不是从12V铅酸电池替换成磷酸铁锂或者三元锂电池,也不是简单的把12V蓄电池和动力大电池包做一个物理集成(如下图);而是真正的采用动力大电池包里面的电芯,通过BMS控制的方式,实现直接输出低压直流电,供低压电器使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纯电汽车具备动力大电池的优势,用马斯克的话说,it doesn’t make sense that electric cars still have lowly 12-volt (usual lead-acid) batteries on board to power the vehicle's 12-volt systems。

Model Y的新线束架构猜想源于下面这个专利,符合马斯克说的“95% less wiring than Model 3”。如图,112为线束主干,分成多段。184为线束的分支,分成多段,为柔性电路板。186是连接到用电设备的插件,112A和112B以不同结构型式的190连接起来,112和184以不同结构型式的190连接起来。这种FPC(柔性打印电路板)排线结构最大的好处是更容易被机器人操作,实现“the machine builds the machine”,至于对轻量化、回路数量、电阻损耗的积极作用,还需进一步量化。

目前,由于没有拆车,无法百分百确定Model Y是否采用了这种集成柔性电路板。但是,从Model Y的车内Z向空间大小、地板形态和机舱局部来看,并没有FPC主干线的痕迹。此外,考虑到集成柔性电路板的综合成本、连接器的开发难度(所有控制器和电器都需要连接器)、试验标准、试验机构、测试设备、供应商资源等很多因素,大概率Model Y并没有完全采用这种全新的线束架构。此外,截至目前,马斯克和知名FPC供应商们,也并没有一些关于整车用集成柔性电路板的信息释放出来。
其次是一体铸造白车身。
Model Y的一体铸造白车身猜想也是源于一个专利“汽车车架的多向车身一体成型铸造机和相关铸造方法”。该专利是通过一台多向压铸机,包括一个具有车辆覆盖件的模具,以及几个可以相对于覆盖件模具平移的凸压模具实现。此类凸压模具会分别移动至铸造机中央的铸造区,负责不同部件的铸造,在一台机器上完成绝大部分车架的铸造工作。这个想法很“疯狂”,疯狂到不可能实现。这里不说多难了,先看Model Y真正做了什么。

今年2月份,特斯拉官方发布了一张Model Y的白车身细节图(左图),后轮罩部分明显是压铸铝的结构特点,这引起了大家极大的兴趣,难道一体压铸实现了?后来,经过很多专业人士的分析,Model Y可能最多只采用了三个压铸件,分别是后下车体总成和左右前减震塔总成。其中,前后减震塔总成采用压铸铝,已经非常成熟,绝大部分BBA车型都会采用,部分中高端国产品牌也会采用,完全是成本的问题。至于,径长接近1500mm的后下车体总成,采用一体铝铸造,需要4000吨以上压机,虽然尺寸的问题不大,但作为一个车身重要的结构件,真正实现薄壁化(不过分冗余的轻量化)和足够力学性能是有一定挑战的。总之,Model Y的白车身技术并没有采用过多一体铸造的工艺;整体上,无论是压铸单件的制造,还是铸件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难度不是特别大。

多说一点,特斯拉之所以这么做,显然也不是为了噱头,当然也不是为了轻量化(压铸铝的厚度会高于铝板金),真正目的是为了减少零部件、模具和连接点的数量,从而提高生产效率,最终实现综合成本的降低。因此,整车架的一体铸造是不存在的,但70 in 1是真的。Model 3的70个铝板如下图。这里插一个故事,美国蒙罗联合公司创始人兼CEO花费了6600个小时,对Model 3进行逆向拆解得出的结论之一:Model 3 在白车身上的失误真是让人印象深刻,采用钢铝混合的Model 3装配非常复杂,工人需要手动对齐缝隙。零件的增多导致了Model 3制造成本上升;不过有趣的是,马斯克已经把Model 3白车身工程师开除了。而Model Y,70 in 1的想法,可能是用一个错误弥补另外一个错误。

另外,这个埋个伏笔,Model 3的白车身约360kg,你们猜Model Y的多重?(Model Y整备质量2003kg,比Model 3重143kg,考虑到底盘、电池、电机、内外饰造型、座椅、开闭件方案等沿用Model 3,其实可以大致推算出Model Y白车身的重量,没有比想象中的轻。)
最后是自动驾驶。
非自动驾驶专业,有点写不动,只说一下配置,因为不少人期待Model Y在自动驾驶硬件方面有大幅度的变化。事实上,Model Y和Model 3提供同样的Autopilot软硬件,价格56000RMB,Model Y并没有升级版的硬件,与Model 3一样,八个摄像头(下图1、3、4、5),十二个超声波(下图2),一个毫米波雷达(下图6);当然最重要是娱乐和自动驾驶控制器Hardware 3.0(内置特斯拉自研的 Full Self-Driving,FSD芯片)。总之,在自动驾驶方面,整体上Model Y没有更多特别的提升。

插播一个新闻,3月19日,Navigant Research发布最新自动驾驶竞争力榜单。2020年,唯一上榜的中国公司百度Apollo排名再次跃升,首次挺进NR报告国际自动驾驶第一梯队“领导者”中。第一梯队里还有Waymo、Cruise以及 Ford Autonomous Vehicle三家公司。特斯拉排在十名开外。当然,马斯克不会care这种榜单,这种榜单也丝毫不会影响特斯拉迎接其第一个100万辆电动车下线的辉煌时刻。

小结:
1. 粗略看下来,Model Y像是一款Model 3 Plus,但算不算bigger than bigger就见仁见智了。虽然没什么惊喜,但还是期待开一开、拆一拆、测一测。这里再多说一点,现在我真正好奇的是Model Y的能耗,Model Y和Model 3四驱长续航分别是508km和518km,差距不到2%。从重量增加、风阻增大、电池&电机共平台等角度看,理论上差距不止2%。当然,热泵空调勉强算是新技术,但目前看热泵是为了降低能耗而增加的唯一硬件,可实质上热泵的贡献并没有那么大,尤其是在比较寒冷的地区。因此,Model Y还有没有其他黑科技,还不能完全下结论。当然,也不排除Model Y电池放电区间更大的可能。期待进一步的实测。
2. 此外,发展到现在,电动汽车技术趋于同质化。特斯拉建立了真正属于电动汽车的新技术标准——“低能耗、长续航、大空间、智能系统、自动驾驶、甚至造型”。BBA及其他新势力开始慢慢跟上新的标准,当然,也许BBA会重新定义电动汽车的豪华,显然特斯拉还没有,这也不是特斯拉的追求。多说一点,以小鹏P7为例,大家已经认同和学会了如何造一辆很好的电动汽车,也发现技术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小鹏P7的706km是否真正领先,暂不讨论,起码在一个方向和起跑线了,而且局部还有超越)。但是,问题来了,在技术甚至造型趋同的情况下,新来的电动汽车怎么赢?

标签组:[特斯拉] [电动汽车] [新能源汽车] [电池] [特斯拉model x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6292.html

相关阅读

王承恩墓简介

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思陵前方有一座陪葬墓,普遍认为该墓是明朝末年明崇祯皇帝朱由检的心腹太监王承恩的墓葬,通常称为王承恩墓。墓保留仍旧比较完好。墓葬简介陵只剩一个直径6米的土堆,但却完整地保留了三...

2025-04-30

西井陪葬墓简介

西井,属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明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位于定陵西南,昭陵之北,占地面积比东井还大。概述 西井的现存状况不如东井,围墙只有北面一段残存。宝城和殿堂仅存遗址可以辨认。宝城下面几十米...

2025-04-30

明悼陵介绍

悼陵,即“世宗三妃墓”,俗称"大宫"。是北京昌平明十三陵的七座陪葬墓之一。位于袄儿峪。原葬明世宗嘉靖皇帝的原配妻子孝洁陈皇后。后来陈皇后迁葬永陵,悼陵成为明世宗其他三位妃子的墓所。墓葬简介世宗三妃墓(...

2025-04-30

东井陪葬墓介绍

东井,当地俗称东娘娘宫,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是长陵的妃嫔陪葬墓之一。东井在德陵东南馒头山之南,坐东朝西。在德陵村和德陵之间,与一户农家小院隔路相邻。在一片荒草之中,愕然耸立着一块无字碑,与十...

2025-04-30

郑贵妃墓简介

郑贵妃墓,位于北京昌平区、明十三陵陵区内,万娘坟村(万贵妃墓)而南约1公里处的银钱(泉)山,坐北朝南。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墓主人为明神宗万历皇帝的皇贵妃郑氏。墓园介绍郑贵妃墓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

2025-04-30

神宗四妃墓介绍

神宗四妃墓,又称作神宗四妃坟,俗称东小宫。是明十三陵的7座妃子墓之一,是明神宗万历皇帝四位妃子的合葬墓。神宗四妃墓位于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郑贵妃墓西南200米处。规模不大,也就相当于郑贵妃墓的四分之一...

2025-04-30

明茂陵与聚宝山的关系

明茂陵,位于裕陵右侧的聚宝山下,是明朝第八代皇帝宪宗纯皇帝朱见深(年号成化)和王氏、纪氏、邵氏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茂陵的建筑在清初时保存尚好,而且祾恩殿内的陈设也保存较多。顾炎武《昌平山水记》记载顺治...

2025-04-30

明十三陵神路简介

十三陵神道,即长陵神道,是长陵陵寝建筑的前导部分。总长约7.3公里。明朝时由南而北,依次建有石牌坊、三空桥、大红门、神功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南五空桥、七空桥、北五空桥等系列神道墓仪设施及桥涵建筑...

2025-04-30

《吕氏春秋·开春论》贵卒赏析

【原文】力贵突①,智贵卒②。得之同则速为上,胜之同则湿③为下。所为贵骥者,为其一日千里也;旬日取之④,与驽骀⑤同。所为贵镞矢者⑥,为其应声而至;终日而至,则与无至同。吴起谓荆王⑦曰:“荆所有余者地也;...

2025-04-30

《庄子·外篇·达生》原文

达生之情者,不务生之所无以为;达命之情者,不务知之所无奈何。养形必先之以物,物有余而形不养者有之矣。有生必先无离形,形不离而生亡者有之矣。生之来不能却,其去不能止。悲夫!世之人以为养形足以存生,而养形...

2025-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