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讲座预告 | 蒋方舟谈文学:当想象力追赶着现实,文学创作能够提供怎样的反应?_东京

发表于话题:蒋方舟日本
发布时间:2021-06-08

原标题:讲座预告 | 蒋方舟谈文学:当想象力追赶着现实,文学创作能够提供怎样的反应?

· 城市与阅读

当想象力追赶着现实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

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新书分享会

主讲

蒋方舟(青年作家)

时间

4月24日(周六)晚上6:30

地点

上海图书馆西门二楼报告厅

(淮海中路1555号,近高安路)

主办

预订

4月17日上午9:00开放预订

讲座开放座位有限,先订先得,订完为止

我打断丈夫,告诉他,当你望向星空,或是从某一颗星望向我们的时候,会发现那种无限的距离让我们自以为重要的经验都显得如此渺小。

……

世间的事永远是这么孤独,但只要星星还在闪耀,一切都没有关系。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2020年可谓巨大变化之年,在我们每个人心间都留下了独特的记忆。蒋方舟将她对于现实的回应,赋予丰富的想象力,写到了她的最新“推想小说集”《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中。

本书收入蒋方舟的4篇小说,包括《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在威尼斯重建了时间》《边境来了陌生人》等。奇特的故事背景和幻想元素,以及与我们真实生活若即若离的情节,都令我们看到了蒋方舟全新的写作尝试。在文字中,她同样也寄托了自己对于爱情、孤独、亲情、时间和记忆的全新理解。

在本场讲座中,青年作家蒋方舟将来到上海图书馆,和大家一起聊聊文学写作的想象力—— 当想象力追赶着现实,文学创作能够提供怎样的反应?

嘉宾/

蒋方舟

蒋方舟,青年作家。第七届人民文学奖散文奖得主、首届朱自清散文奖得主和“亚洲书店论坛”年度青年作家得主。《东京一年》曾入选日本《新闻周刊》评选的“了解世界的40本书”。出版作品有《我承认我不曾历经沧桑》《故事的结局早已写在开头》《东京一年》和《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阅读

推荐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

2020年11月出版

中信出版社

本书共收录四个故事。它们发生在遥远的宇宙和不明的时代,充满幻想色彩又和我们的世界若即若离。名为“南十字星”的星球贯穿全书,它是星际漫游客,收藏宇宙间的各种奇观。在 《在海边放了一颗巨大的蛋》中,南十字星随手送出了“文明的礼物”。 《和唯一知道星星为什么会发光的人一起散步》里,南十字星的命运与选择呼应了全球瘟疫下人类面对的的困境和希望。 《在威尼斯重建了时间》中,时间不再是从过去流向未来,而是回归它混沌的本质。在 《边境来了陌生人》中,南十字星化作一个符号和仪式,静静地倾听在一个偏僻堡垒中被讲述的真理与谎言,旁观历史如何自我重复。当世界失序,人群惶恐,小说中的四个主角却孤独而平静,他们选择仰望星空,与南十字星分享只有他们才懂的秘密。

《东京一年》

2017年8月出版

中信出版社

“二O一六年,我独自一人在东京生活了一年,东京也拯救了我。”受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之邀,蒋方舟在东京独居了一年。她越来越喜欢写漫长的日记,觉得孤独地生活一辈子也不是坏事。

日记共有四十六则,收录了她最新的短篇小说、演讲和时评,驳杂不失纯粹。从社会、艺术到当今中日两国世间百态,都有其独特又不失严肃的描摹与思考。

同时,这也是一本病历,记录了一个人要活成本来面目所需付出的努力。“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本书邀请日本纪录片导演伊藤王树一路旅拍,镜头下是东京的日常以及“在别处” 。

听讲须知

1. 请带好您的个人智能手机,佩戴口罩,于讲座开讲前至少二十分钟到达上海图书馆3号门(正门大楼梯下)

关注“讲座图书馆”公众号

标签组:[蒋方舟] [读书] [文学] [日本东京] [小说] [东京一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9458.html

相关阅读

曝王子邱胜翊插足他人婚姻

据台媒报道,10月29日,范姜彦丰发视频控诉棒棒堂王子邱胜翊介入自己家庭,和自己太太“粿粿”江玮琳发生婚外情。他表示:“我的信任和真心被狠狠践踏,最终成了戴绿帽的...

2025-10-29

逃亡车辙下的父权悖论:刘邦弃子事件的历史解构

公元前205年彭城之战的溃败,将刘邦推向了历史争议的漩涡中心。当夏侯婴驾着马车在楚军追击中狂奔时,一个载入史册的场景发生了:刘邦三次将年幼的刘盈与鲁元公主踢下车,而车夫夏侯婴三次冒险救回。这场充满悖论...

2025-10-29

魏武双璧:张郃与张辽的军事能力与历史成就比较

三国时期,曹魏阵营中张郃与张辽同为"五子良将",但二人的军事风格与历史定位存在显著差异。通过对比战场指挥艺术、战略影响力及历史评价,可清晰看出张辽在战术创新与战场威慑力上更胜一筹,而张郃则以战略持久性...

2025-10-29

洛神陨落:解码甄宓与郭女王的后位之争

公元221年,魏文帝曹丕赐死结发妻子甄宓,改立郭女王为后。这场看似简单的后宫更迭,实则是权力博弈、性格差异与时代局限共同编织的悲剧。当“洛神”的绝世风姿败给“女王”的权谋手腕,历史的暗流中,藏着三个致...

2025-10-29

荆州之殇:关羽失守背后的多重困局

公元219年,关羽北伐襄樊的战鼓尚未停歇,荆州城防已悄然瓦解。这场改变三国格局的失利,既非单纯因关羽“大意”所致,也非单一因素促成,而是多重矛盾交织、内外势力博弈的必然结果。从战略决策到人性弱点,从盟...

2025-10-29

曹操立嗣之谜:宗法、权谋与现实的艰难抉择

公元217年,曹操在反复权衡十年后,最终将世子之位授予嫡长子曹丕。这场涉及二十余位儿子的继承人之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未来走向,更折射出东汉末年宗法制度、士族政治与个人能力的复杂博弈。曹操的选择,是传...

2025-10-29

武周兴亡录:从权力巅峰到王朝谢幕的十五年传奇

公元690年,67岁的武则天在洛阳则天门接受百官朝拜,改国号为周,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这个以女性身份建立的王朝,在十五年的跌宕起伏中,既创造了"贞观遗风"的盛世图景,也因权力博弈与制度困境走向...

2025-10-29

权谋与妥协:武则天退位后未遭清算的深层逻辑

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以铁腕手段夺取李唐江山,却在晚年主动退位,最终以皇后身份与唐高宗合葬乾陵。这场权力交接的戏剧性转折,不仅源于武则天对身后事的精准布局,更折射出唐代政治生态中权力、血缘与利...

2025-10-29

嘉靖之谜:李时珍难解的帝王病痛与权力困局

1542年冬,紫禁城西苑的丹炉火光摇曳,嘉靖皇帝朱厚熜正盯着道士炼制的“先天王粉丸”。这位沉迷丹药的帝王不会想到,二十四年后,他会因长期服用这类含汞朱砂的丹药,在剧烈抽搐中咽下最后一口气。当李时珍以太...

2025-10-29

嘉庆皇帝亲政的第一天,为何要追封陆氏为庆恭皇贵妃?

《如懿传》中,陆沐萍的戏份很少,她原本是太后安排在后宫的一枚棋子,当初皇上借玫嫔之手用绝育汤使其失去了生育的能力,在求依太后无果后,陆沐萍选择了依附于炩妃卫嬿婉,并事事对卫嬿婉进行阿谀奉承。没想到因争...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