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临在就是活在当下,怎样处于临在?怎样活在当下?

发表于话题:如何活在当下
发布时间:2021-06-16

 


 

临在是一种意识状态,这种意识状态超越了我们的头脑、思想、念头、想法和信念,超越了我们的过去和未来。

当我们处于临在的时候,我们就进入了当下的世界,而当我们进入当下的这一刻时,我们就敞开了进入到平静、安宁、爱、真理与“合一”之中。

现代人,几乎地球上的所有人,一直都只活在头脑里,而头脑里是关于过去与未来的世界,它实际上是一种幻相。

而活在头脑世界里的问题在于,你其实生活在过去的世界里,而在过去的背后,支撑这个时间世界里生活的基石,就是你曾经的那个小孩,带着孩童时代所有的局限,所有的狭隘信念和情绪伤痛,所有这些都统统编进了头脑的程序中,所以,当你只活在头脑的世界里时,你的内在就被那些过去的局限,被过去的压抑情绪,过去的狭隘信念所控制。你的生活基本就会根据那些局限而呈现,所以当你觉醒,从头脑,过去与未来脱离出来,而进入当下这一刻时,所有过去的那些局限和痛苦在这一刻都不存在,这就是它的美妙之处,而你就能够活得更自由,更开放,不受任何限制。

变的临在并不意味着不能用头脑,它只意味,你不会在头脑中迷失,不会成为那些没完没了的念头的受害者,不会成为必须取悦他人的受害者,或者按照他人想要的方式去行事。当处于临在时,你会更自由,当你处于临在,确确实实临在的时候,你是没有念头的,你没有在用你的头脑,你仅仅处于临在的同时,有意识地选择去思考、选择计划、选择记忆,当你有意识地完成思考而回到当下这一刻。这一刻,从某种程度上而言就成了你的家。头脑只不过是一种用来表达的乐器,使你能够在时间的世界里进行弹奏。

怎么样才能处于临在呢?

简单的处于临在的方法:把你自己带进此时此地和某样东西同在共处。如果你能在这一刻看见它、听到它、触摸它、品味它,或者闻到它。它就是真实地存在这里的,你不处在回忆它,也不处在想象它。实际上,这就是当下这一刻的全部,在这一刻里,你把自己完全地与此时此地的它同在,你就必须脱离头脑,因为头脑是过去与未来的世界,还有思想必经停止,因为思想总是关于过去和未来,因此,即便只有几个片刻,你也会在这些片刻间的临在里,体会到深度与深切的平和,这就是自我解脱的第一步。

从有限的头脑世界中和小我中解脱出来,不过下一步也同样重要,那也许就是你所说的比较困难的一步,因为第一步就是简单的处于临在,而当我与这个麦克风同在的时候,我把我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它上面,或是你的焦点,把焦点专注在它上面,没有思维,你的思维会停止,当你只和麦克风同在的时候,要是我只和它在一起,很轻柔地在一起,轻柔地,不用刻意,不需练习。只是温柔地想起来,当你意识到你一直在思考,不停的想啊,想啊,就把自己轻轻地带回到此时此地的某样东西。与它同在,可能是麦克风,可能是你身体的呼吸,你听到的声音,你面前的一棵树,一朵花,是什么并不重要,你只要把自己带回来完全地与它同在,那么你就处于临在了。当你非常临在的时候,那就是觉醒的状态,因为临在的最深层,就进入了觉醒的状态,有些人称之为“开悟”,有些称它为“成道”,尽管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称谓,但都是指那种永恒安静的临在,那种纯粹的意识,那是所有存在之物的精髓本质。如果我们处于临在状态,在这一刻我们都能够经验到这种状态?在这一刻,它都在深度的临在中,等待着你去再体验。

所谓的临在就是处于静默中,你把自己的焦点或注意力放在与你当下同在的食物上。

当你真实的临在时,是指容易被看出的,我总能看出一个人是否处于临在,即使他有最细微的念头出现,或者那个想去了解的需求是来自头脑,而非来自临在,都能看出来。

一旦你进入临在,你自己经验着临在,你就感受到和平,安宁,你就真实地处在这个当下。这个时候第二步就开始了。因为进入临在是一回事,在日常生活和各种关系中,都能保持临在的状态又是另一回事。因此,第二步的教导是必要的。

第二步就是带入临在意识,把意识带入所有让你脱离临在的事物中,把意识带到所有让你无法临在的障碍中。在第二步中,我例举了四个面向,简单说一下:第一个面向是小我,小我是阻止我们进入临在的一个非常强大的势力,它想把我们停留在它的过去与未来的世界里,一个幻相和分离的世界,我们必经学习如何与小我建立正确的关系,我们要明白小我怎么办?它是怎样运作的,它是怎样抗拒临在的,我们又该如何战胜这种抗拒。

第二个方面是去经历一个过程、承认、揭示和告解,你究竟成为了什么人?你看。我知道你是谁的真相,即使你不知道,我也已经知道,而你是谁的真相就是,你是临在、你是爱、是接纳、是慈悲、是从内在被赋予力量的,你存在于合一之中,你是永恒的存在体,这就是你是谁的真相,当你更深地进入临在时,这就会被揭示出来,但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是:你到底变成了什么样的人?

在被时间与分离概念所占据的漫长旅途中,生活里身边都没有临在的人,你的母亲,你的父亲,所有的人都不临在。生活在那个无意识的世界里,我们都成为爱评判,挑剔自己,评判他人和自己,喜欢控制,没有价值感,不被爱的,不足的等等。我不属于这里,无法做我自己,不能自由的表达感觉,我们拥有了这些各种各样不同的特质,所以,觉醒历程的一部分就是很轻柔地带着爱和慈悲去开始接纳。认知,承认,告解你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哇,我注意到刚刚我在批判,我刚刚在责备你,我刚才把我父亲投射到你的身上了,我很抱歉,你开始承认自己了,有趣的是,当你接纳你所成为的,就打开了一扇门,你所成为的那个人并不是你的真正面目,但是你不能绕开它,你必须去接纳它,承认它,一旦你进入了临在,这将是一个非常轻柔的过程。或者可以说,就像拥抱你的人格阴影那样,很像,但不仅仅是那样。

第二步的第三个面向,是开始把那些在你内在被压抑了的情绪释放到你的意识层面,并用某种负责任的方式表达出来。你需要敞开心扉去感受那些被压抑在心中的情绪,我们心中被压抑的情感包括了愤怒,每个人都会有愤怒,几乎所有人都会生父母的气,因为父目通常没有提供我们需要的支持,父母总是对我们所做的一切指手画脚,横加干涉,要求我们按照他们的方式去为人处世,这对小孩子来说是非常痛苦的,小孩子在这种情况下觉得无法做自己,或者表达自己最真实的感受,问题是小孩子不能自由地表达这种愤怒,你不能对自己的父母发脾气,尤其在中国更加是如此,因为,你必须压抑这些情绪:愤怒、伤痛、得不到满足的需求和恐惧。所以这个教导的目的之一,就是将这些压抑的情绪带到意识层面,它不同于心理治疗,它比心理治疗更有效得多,有什么办法可以及时释放这些情绪吗?

当我很生气时,我该怎么办?你可以释放你的情绪,但是要在你不是想去除它的前提之下,让你心中那些在童年时代被压抑的情绪自然浮现,并在它们的引导下完成这个过程。不能把这些情绪发泄到别人身上,这样会让你陷入一团混乱。当你很生气时,实际上已经被自己的怒气和故事所控制,那只是来自你的过去,属于你个人的故事,你要为自己负起的责任就是将自己从故事中解放出来,将心中压抑的情绪释放出来,接纳、承认、揭示你究竟成为什么样的人,让自己与小我之间有正确的关系。

第二步的最后一个面向就是:世界上绝大部分的人,都在别人当中迷失了自己,我们是怎样在别人之中迷失自己的呢?如果我想让你同意我的观点,我就在你之中迷失了自己。如果我想让你认可我、喜欢我甚至爱我,我就在你之中迷失了自己。如果你喜欢我或认可我,我会很高兴,否则我就会很沮丧,谁掌握了力量?我将掌握自己的力量完全交给了你,这对我来说是不健康的,我需要把这些模式带到意识层面,我不想在别人之中继续迷失自己,当我发现自己在寻求别人的接纳时,你喜欢我吗?你认可我吗?我不会对此采取任何措施,我不会努力尝试去停止它,也不会如此来评判自己。我只需要轻柔的在内在承认这一切,我又这么做了,我又开始责怪、评判,寻求你的认可和接纳了。“求你了,爱我吧!”如果我渴望你爱我,那就意味着我已经完全忘记自己是谁了,因为当我临在时,我就是爱,当你临在时,你就是爱,你所爱的对象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谁。

这是否与中国古代文化或宗教有联系呢?我想最接近我教导的和我所讲的临在状态去的应该是“道”,从某种程度上讲,老子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他的言行举止就是临在的最好体现。不管是道还是法,本质都是一样的,就是敞开自己的心,置身于更深层次的意识之中,在这种状态下,你能够摆脱一切束缚,超越心智,并逐渐发现和释放出你真实的自己。这样你就能够以一种觉醒的方式去生活,活出那个道,你深深地扎根于安宁和临在之中,不带任何评判的眼光去看待一切,接纳所有事物的本然。你是完全自由的存在,你就是爱,就是接纳。当你在森林中或超市中漫步时,在你心中有一种安宁和临在,在你里面有一股能量在流动,但你仍然是一个普通人,你可以去上班,回忆往事,规划未来,填写报税单,回复邮件等等,这些你都能做,但不同的是你已经不再迷失,现在你生活的基石,是这个超乎想象的、永恒的、安宁的临在。

 

 

标签组:[活在当下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32240.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