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小学生模仿家长签字“糊弄”老师,自以为很“相似”,实则很显眼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0-27

有些老师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完成作业,都会让孩子回家做完作业后,跟家长要一个签名,证明孩子认真完成了,但是这个过程总是会有一些小朋友“冒出些小聪明”来,他们都会选择模仿家长的笔迹,假装父母签过名了。

但是这些小聪明,怎么能逃得过老师的法眼呢?孩子稚嫩的笔体和家长的字完全是不一样的。

小学生“耍小聪明”冒充家长签字,老师:家长还用拼音?

从孩子上小学开始,很多东西就需要家长签字了,有的是一些通知单,有的是考试卷纸,不少的小学生出于各种原因,并不想要家长签字,于是各式各样的“伪造字迹”就出现了。

“妈妈说,她早看过了”,这到底是妈妈看的,还是娃看的?

这个语文卷纸满分一百分,小朋友考了92分,应该是还不错的成绩。老师可能是把错题让孩子回家改了,或者是让家长看看孩子的考试成绩,之后顺便再签个字。

但是没想到,这小朋友直接签了一个“妈妈说,她看过了”,也不知道是不是妈妈真的看过了,老师也不能因为这点事就去找家长证实,可能这位小朋友就这么“逃过一劫”了。

家长的话应该写什么?孩子手忙脚乱的样子,老师估计很无语

能看出这是一份数学作业,孩子在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上面认真地填好了,结果到了家长的话上面,他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可能是像直接写上爸爸妈妈名字,但是写了几次都不满意,直接画叉叉了。

这一看就是孩子的“迷惑行为”,孩子只是自以为和父母的字迹很相似,从他上面的字和下面的字就能看出来,这是一个人写的,想用这个“糊弄”老师,估计是很难了

家长签自己名字还用拼音?这一看就是学生的“手笔”

能看出这是一项数学竞赛,小朋友很优秀地得了100分呢!但是这回老师回去让家长签字,孩子还是选择自己模仿家长的笔迹,是不是经常100分,家长签烦了呢?

老师一眼就看出孩子笔迹的原因是,这位家长的名字竟然是用拼音写的,难道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吗?还有就是,拿父子俩的姓一对比,明显这个“余”字一个是放大版一个是缩小版,简直一模一样。

孩子和老师这样“斗智斗勇”,其实和家长也有关系

模仿父母的笔迹签名给老师,其实和背后的家长并不是毫无关系。

有些家长过于重视孩子的成绩,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压力

有的父母,不管是孩子的什么作业,都过目看一边,如果孩子分数低或者没写好,马上就会生气地批评孩子,长久以来,孩子就不愿意给父母看自己的作业了。

有些家长则是懒得签字,直接让孩子代签

佛系父母不太看孩子平时的作业,有什么老师让签字的通知或者是成绩单,他们觉得看了也没有,直接瞄一眼让孩子“代签”,时间长了,孩子就会因为家长不在乎的态度,直接不给家长看成绩单了,直接就自己签名了。

这两种家长是比较常见的代签家长类型,孩子给家长签字,父母应不应该重视呢?

家长签字,父母到底应不应该重视起来

其实很多父母下班回家以后,身体疲惫,只想躺着休息,当孩子拿来签字单的时候,也就随便签了,这样其实是不对的。

家长应该保持态度上的重视,让孩子明白自己对他的“管控力”

就算家长马马虎虎只看了几眼内容,但是签字这个流程是必须要有的,因为孩子还小,如果从现在起就让他觉得父母的意见是不重要的,那么以后更重要的事情,孩子都有可能隐瞒不报。

给孩子树立起一个父母还是会管着自己的“隐性约束”,这样孩子才可能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这也是对老师的配合,家长老师相互尊重理解,孩子才能更优秀

有时候老师让家长签字,并不是让家长“批评教育孩子”,而是让家长通过孩子的成绩,做到对孩子的状态心中有数,也能知道孩子在学校都干嘛了,有时候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在双方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才能更优秀。

代替家长签字这种事,相信很多孩子都做过,但是你们也要知道,这种“小聪明”,老师其实一眼就能看穿哦。家长也要对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重视起来,这样才算是一个负责任的合格父母。

标签组:[升学考试] [家庭教育] [早期教育] [亲子成长] [模仿签名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3582.html

相关阅读

刘禅与诸葛亮:君臣关系中的尊重与复杂权谋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自此,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而年仅17岁的刘禅则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姿态,开启了与这位权臣...

2025-10-30

酒瓶里的储位之争:曹植饮酒误事背后的权力博弈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邺城司马门前上演了一出惊动朝野的闹剧:曹操第三子曹植醉酒后,竟乘坐王室车马强行闯入禁道。这场看似荒诞的"酒驾"事件,不仅导致掌管车马的公车令被处死,更直接断送了曹植的储君...

2025-10-30

虎毒不食子?刘备赐死养子刘封背后的权力与责任博弈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以仁德著称,却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含泪赐死养子刘封。这一决定看似违背“虎毒不食子”的常理,实则是刘备在权力格局、军纪维护与未来布局中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刘封之死,既是个...

2025-10-30

曹丕与曹睿:父子帝王的权力博弈与能力较量

在曹魏政权的历史长河中,曹丕与曹睿这对父子皇帝的统治轨迹,既延续了家族的政治基因,又因时代背景与个人性格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若以治国能力、战略眼光、用人识人、文学成就四大维度为标尺,曹睿...

2025-10-30

独孤信:七女荣光与命运沉浮

独孤信,这位西魏、北周时期的传奇名将,不仅以赫赫战功和俊美容貌闻名于世,更因七个女儿中三位成为皇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史上最强老丈人”。他的女儿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书写着属...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

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索。史书记载的“毒酒事件”,既非单纯的谋...

2025-10-30

朱元璋赐匾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背后的军事传奇与政治考量

在明朝开国的历史长卷中,朱元璋赐予廖永忠“功超群将,智迈雄师”的牌匾,不仅是对这位将领军事才能的高度认可,更蕴含着复杂而深刻的政治逻辑。这一牌匾的授予,既是对廖永忠在鄱阳湖之战等关键战役中卓越表现的褒...

2025-10-30

傅友德之死:明朝开国将领中最惨烈的冤案

在明朝开国将领的群像中,傅友德的名字如同一颗被血色浸透的星辰,既闪耀着征战沙场的赫赫战功,又笼罩着权力倾轧下的悲壮阴影。这位以“七战七捷”横扫北元、平定云贵的军事奇才,最终却因一场荒诞的“剩菜风波”被...

2025-10-30

十岁弘历:以才智与气度赢得康熙隔代垂青的传奇

在康熙六十一年的木兰围场,十二岁的弘历因一场惊心动魄的猎熊事件,让康熙皇帝发出“此子命贵重”的惊叹。这场看似偶然的危机,实则是康熙对这位皇孙长达数年观察的集中爆发。从十岁初见时的“见即惊爱”,到最终将...

2025-10-30

柳俊烈参加《请回答1988》团综录制 但未与前女友李惠利见面

关于电视剧《请回答1988》十周年特别节目中“柳俊烈与惠利是否重逢”的传闻,相关方已确认并非事实。柳俊烈仅部分参与节目录制,未出席团体MT(集体外景)拍摄,仅单独录制了开场...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