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我的世界与你不同的阅读指南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08

《我的世界与你不同》阅读指南
一、 首先,要告诉你的是,这是一本高智商小说。当你开始阅读之后,给你的建议是抛弃一切关于课堂上小说流派、各种主义的影响,否则这只会使你钻入作者设计好的圈套。
二、 强调一下,这不是一本意识流小说,也不是什么魔幻现实主义,不要用以往的阅读经验来判断,也不要让作者骗过你的眼睛。
三、 这部小说会颠覆你之前所有的判断,抓住了其中某个关键点,会有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同样的情节变成了另外一个样子。这几个关键点分别是:时间点、李飞刀、栗娜。再次重申一遍:注意小说中所提到的每一个准确的时间点,这是小说的关键。
四、 小说情节曲折,整个阅读的过程就是与作者斗智斗勇的过程,你可以在阅读过程中试着预测情节的发展,这样会让你觉得更有趣。如果对第一条及第二条视若无睹,最后你会发现你之前所有的判断都是不对的。
五、 许多人物其实只是一个人完全理想状态下所展示出的不同样子,但把众多的人物分别来看也没问题。但是同样的文字,把人物的名字去掉,换为一个人视角后发现却在讲述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时候你才会完全明白这本书为什么是在讲述一个人消失的故事。一本小说出现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感受,同样的文字,却在讲述不同的故事,如同是另一本没有读过的书。注意到这一点,你会发现,原来小说还可以这么写。
六、 注意小说每一节开篇第一句,更要注意上一节的最后一句与下一节的第一句。下一节的第一句是对上一节承接。前后两个小节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人物的状态,但是两个小节之间却衔接的很紧密,这也是为什么转换视角之后,同样的文字会出现完全不同的另一个故事的重要原因。
七、 非正文的作用。 脱离于原文正常小节顺序之外的小节,如二十之外,一之前二之外等等不要轻易放过,尤其是二十二之后,二十三之前这一非正文。还有第三章里的正文开始之前的非正文,一之前,0故事开始之前等等。
当以众多人物的视角去看这部小说时,结合小说之外的非正文,对理解小说有很大帮助,当然,放过这些,也不影响阅读。却一直使人觉得这些可有可无的非正文为什么会出现。
但如果把人物名字抹去之后,以一个人的视角来阅读时,你会发现这些非正文部分原来是如此天衣无缝的与原文结合在一起。这些看似和正文无关的非正文的重要作用,就在于此。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情节,这部小说却变成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这些非正文也就成为小说另一个故事讲述正常顺序下的情节。终于理解这部小说为什么会有二十之外,一之前二之外等等一些非正文了。这和大家一直提到的把小说中人物名字抹去之后,以一个人的角度来叙述这部小说,同样的文字,同样的情节却变成另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有极大的关系。
八、 对于小说中思辩性极强的哲学式文字表述,通常情况下都会有具体事例作为侧证。侧证点要你自己来寻找。你可以把这当成一种寻宝游戏。
九、 第二章是小说最为复杂的部分,也是唯一没有小节划分的部分,整个内容数万字一气呵成,读起来酣畅淋漓。理解的关键是不要让文字带着你走,关键点就是你之前看到的时间点,否则你会被搞得很头大。
十、 《我的世界与你不同》这本书,总而言之就是你不能拿你的阅读经验来衡量她,在你看到最为关键的情节出现之前,你会发现之前的判断全是错的。这只能说明你是一个合格的读者,文学素养深厚。但正是这一点,使你的判断失误。
十一、 这本书颠覆了不仅是文学意义上的时间与空间的概念,并且随着对时间与空间概念的理解越深,读起来越有味道。某种意义上,没有对时间与空间关系的全新理解,是不可能达到这一层次的。
十二、 这本书结构异常复杂,在你发现关键情节的时候会出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风格。同样的一本书,转换了视角之后竟然会出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结构。作为一本书,竟然会出现这种情况,直接颠覆你所有的关于文学创作的理解。所以最后再说一遍:这本书绝对超出你的想象,让你不知所措!
以上资料收集来源于网络,仅为网友们对该小说的解读归纳总结。

标签组:[读书] [文学] [小说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6141.html

相关阅读

2025Q3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3.2亿台 小米稳居第三

快科技10月30日消息,Omdia(原Canalys)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达3.201亿台,同比增长3%。 本季度全球市场格局相对稳定,三星以6060万台出货量、1...

2025-10-30

汉宣帝刘询:被历史光芒掩盖的中兴明君

在汉武帝“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迈宣言与汉光武帝“光武中兴”的传奇叙事之间,汉宣帝刘询缔造的“孝宣之治”堪称西汉王朝的巅峰时刻。这位幼年历经巫蛊之祸、在狱中成长的皇孙,通过铁腕清除霍氏集团、设立西...

2025-10-30

吕后专权下的皇族血泪:刘邦八子的命运沉浮

西汉初年,吕后以太后身份临朝称制,在长达十五年的统治中,对刘邦八子的处置成为权力斗争的核心。这场血雨腥风的清洗中,八位皇子或死于毒酒、或绝嗣灭国、或含冤自尽,仅两人得以保全性命。透过史书残卷,这场权力...

2025-10-30

曹操未篡汉与曹丕速改朝:权力逻辑与时代变局的双重镜像

公元220年,曹丕在洛阳受禅台接受汉献帝刘协的禅让,正式建立曹魏政权。这一事件与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却终身未称帝的矛盾行为形成鲜明对比。从权力结构、政治环境到个人性格,两代枭雄的选择折射出汉末三国时...

2025-10-30

刘禅与诸葛亮:君臣关系中的尊重与复杂权谋

公元223年,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遗言。自此,诸葛亮以丞相身份总揽蜀汉军政大权,而年仅17岁的刘禅则以“政由葛氏,祭由寡人”的姿态,开启了与这位权臣...

2025-10-30

酒瓶里的储位之争:曹植饮酒误事背后的权力博弈

东汉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邺城司马门前上演了一出惊动朝野的闹剧:曹操第三子曹植醉酒后,竟乘坐王室车马强行闯入禁道。这场看似荒诞的"酒驾"事件,不仅导致掌管车马的公车令被处死,更直接断送了曹植的储君...

2025-10-30

虎毒不食子?刘备赐死养子刘封背后的权力与责任博弈

东汉末年,天下纷争,刘备以仁德著称,却在建安二十五年(220年)含泪赐死养子刘封。这一决定看似违背“虎毒不食子”的常理,实则是刘备在权力格局、军纪维护与未来布局中权衡利弊后的必然选择。刘封之死,既是个...

2025-10-30

曹丕与曹睿:父子帝王的权力博弈与能力较量

在曹魏政权的历史长河中,曹丕与曹睿这对父子皇帝的统治轨迹,既延续了家族的政治基因,又因时代背景与个人性格的差异,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执政风格。若以治国能力、战略眼光、用人识人、文学成就四大维度为标尺,曹睿...

2025-10-30

独孤信:七女荣光与命运沉浮

独孤信,这位西魏、北周时期的传奇名将,不仅以赫赫战功和俊美容貌闻名于世,更因七个女儿中三位成为皇后,在历史长河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堪称“史上最强老丈人”。他的女儿们,各自有着不同的命运轨迹,书写着属...

2025-10-30

玄武门前夜:李世民“中毒”事件的历史迷雾与权力博弈

公元626年5月的一个深夜,长安城东宫灯火通明。秦王李世民应太子李建成之邀赴宴,却在席间突感心痛,吐血数升。这场看似寻常的兄弟聚会,实则是唐朝初年权力斗争的导火索。史书记载的“毒酒事件”,既非单纯的谋...

2025-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