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70岁老人的哭诉:老伴去世后才明白,人老之后,最亲的不是儿女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18

《增广贤文》里有这样一句话:严父出孝子,慈母多败儿。我小时候,村里有人家管教孩子,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特别是管教儿子,有不听话的动辄就是打骂,孩子被打得在院子里嗷嗷哭,他母亲跟在后面拉着不让打。但这被管教的孩子长大后并没有多孝顺,成年后他老子打不动他了,管也管不住,气得骂他老婆:“慈母多败儿”。这家的母亲的确挺溺爱孩子的,有一年他们家父亲不在家,孩子跟母亲要零花钱,那会儿大家都没什么钱,小孩有零花钱的很少,他母亲刚说了一句哪有钱啊,儿子上来就是一脚踢在她小腿上。路过的邻居看不下去,骂孩子没大没小的,亲妈能这么踢吗?母亲还护着儿子,说孩子还小不懂事,过两年就好了。那时他们家这儿子都读初中了,连亲妈都不尊重,就不是懂事不懂事的问题了。

他们家除了这个儿子,还有两个女儿,也都是让人喜欢不起来的孩子,在长辈面前说话没大没小,他们家男人在家的时候还好,有人能震慑住他们,男人不在家几个孩子都疯了似的,无法无天。两个女儿读到初中就辍学了,说是在学校不爱学习,一上课就打瞌睡。辍学后到处晃悠,跟着几个小混混不学好,更是不好管教了。再后来一个女儿在外面打工认识了个男人,远嫁走了;另一个女儿未婚先孕,嫁给了隔壁村的小青年。他们家儿子结婚的时候,嚷嚷着没有房子,回家闹着让父母给他出钱买房子。

他父亲气得拿着扁担往外轰他,说没有这样的儿子,快三十了还啃老,自己没本事结婚就别结,省得祸害别人。他母亲劝男人,家里就这么个儿子没成家了,好歹帮帮他。到底是自己的孩子,老两口后来还是帮他把房子的首付凑出来了。首付的钱都是借的,儿子没什么正经工作,一个月赚不了几个钱,老两口还了好几年才还完。儿子生了孩子后,母亲便长住在儿子家里帮他们带孩子,老头一个人过。

前两年老头去世了,三个孩子回来给父亲办丧事,事情办完老太太又跟着小儿子走了,说现在老头不在了,儿子家就是她的家。前段时间听我妈说,老太太被儿媳赶出来了,不得已又回来住到了以前的老房子里。说到这,我妈忍不住感叹:“他们两口子人都好,你那个婶子辛苦了一辈子,养了三个这样的孩子,女儿不想把母亲接过去照顾,儿子儿媳又把她赶出来,她都70了,等到她不能动了,谁管她啊。不过,幸好她那个死去的老伴有先见之明,给她留了点钱。”她老伴是有退休工资的,虽然不多,但是一直存着,就连那段最艰难的为儿子还债的日子里,都没想过要把退休工资拿出来。

他们家一直是老头管钱,老头去世前只有老伴一个人在身边,他拉着老伴的手,把退休工资的存折交到老伴手里,千叮咛万嘱咐:这钱一定不能让几个孩子知道,万一哪天孩子们不想养你了,你自己还能有口饭吃。那天老太太要去镇上取钱,走到半路遇到我妈,我妈骑车捎了她一程,等到她取完钱又把她送回家。

老太太一边抹眼泪一边说:

“我不会教孩子,养出来三个这样的孩子,女儿不管我,儿子也不想让我在他们家住。老伴去世后才明白,人老之后,最亲的不是儿女。要不是老伴生前为我操心,我现在还不知道过成什么样呢。有时候想想,你说我年轻时养孩子干什么,我现在后悔啊,当初老头管他们我死活护着不让管。”老太太如今70岁了,生儿育女一辈子,到了晚年落得个这样的“下场”,的确挺让人唏嘘的。

02.

老话都说:养儿防老。对于中国式父母来说,养孩子一是为了传宗接代,二是为了年老时有人养,生活不孤单。很多父母理所当然觉得,自己养的孩子差不到哪里去,就算没有什么大出息,但是父母老了给口饭吃,还是能做到的。不过现实却是,没有良心的儿女很多。我们常说,溺爱孩子的父母,教不出孝顺的孩子。说回文中那位老人,儿女如今变成这样,是谁的责任呢?子女不孝,一定程度上是父母的教育出了问题,那位70岁的老人后悔年轻时对孩子太溺爱,但除了她,她老伴的教育方式也是有问题的。

首先,棍棒底下出孝子,有用吗?七八十年代或者再往前的时候,很多父母信奉棍棒教育,孩子不听话动辄打骂,并且以“只要我吼一声,孩子就立马老实了”为荣,觉得自己的教育很成功。殊不知,父母在孩子小时候要传递他们的是爱和温暖,是要教他们学会爱和被爱。孩子不听话,父母打骂,这只会增加孩子的逆反心理,他表面上表现得怕你、老实,只是说明你们之间力量悬殊,你用自己的力量压制了他,但并不能证明孩子心里就真的服你。就像文中的老夫妻,男人年轻时管教孩子的方式就是打骂,但是男人不在家,孩子就变了个样,跟母亲要零花钱要不到就下脚踢母亲。这说明父亲粗暴的教育方式,只教会了他用“暴力”解决问题。

其次,父母没有给孩子树立正确的三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最重要的是要教他们“如何做人”。信奉棍棒教育的父母,只是想用大人的力量压制孩子,把孩子打听话了,就是教育得好。但实际上,为人处世才是他们最需要学的,比如见人打招呼,学会分享,犯错了勇于承认等等。很多时候,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要从细节入手,有耐心、有方式方法,让孩子心服口服,才能教育出好孩子。作为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老师,如果不懂得教育孩子的方法,很难教出好孩子。文中这位老人的三个子女,两个女儿早早辍学闯社会,一个儿子快三十岁了还啃老,用得着母亲的时候喊妈,用不着的时候就把妈赶一边去。深层原因是,父母没有教会他们什么是爱和尊重,这无疑是失败的。

我明白老人心里的怨念,她说最亲的不是儿女,而是老伴,因为老伴到死都在为活着的她考虑。但我更希望她的内心不只有怨念,毕竟三个孩子已经被教育成这样了,最重要的是保养好自己的身体。毕竟,只要她的生活还能自理,自己有钱花,不用为一口吃的发愁,换个角度想,不能跟着儿女养老,这样的晚年孤独是孤独了点,但也相对自由。有时候面对破不了的局,看开一些,别跟自己过不去,心中释然了,日子也就好过了。

标签组:[育儿] [社会万象] [家庭教育] [亲子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7864.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