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令人心动的offer3》: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1-25

一档关于医学生的职场综艺,怎么做?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不发offer了。

和前两季不同,这季的八位医学生,即使排名第一,也无法直接获得工作,而是获得一个“面试机会”。

这个改动与本季的新职业“医生”有关,根据腾讯在线视频节目内容制作部羊不辣德工作室负责人、节目制片人王鑫璇的介绍,本季的医学生在拿到面试机会后,还要在节目之外,通过是否符合医院的硬性招聘条件、临床水平是否达到要求等一系列评估后,才有可能真正拿到医院的offer。

即使只是“面试机会”,依旧令人心动。因为“医生”这个词本身,就带有理想主义者的光环。大多数选择加入医疗行业的人,都秉持着一颗想要救死扶伤的初心,即使这条道路上布满了可以预见的荆棘,依然无法阻挡他们心中跃动的火苗。

朝阳医院眼科主任医师陶勇医生作为加油团嘉宾加入到节目中。在他看来,现在许多的年轻人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于考虑自我价值的实现,从医也因此成为了更多人的选择。

对这些年轻人而言,这档节目的意义或许在于:让他们在看到这个职业光环背后的漫长与艰辛后,依然能够坚定自己的选择。

这也是《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最令人“心动”的地方:“希望让更多的人,因为了解而选择。”

“最熟悉的陌生人”

对于一档综N代节目来说,变化无疑意味着风险。

“为什么第三季选择聚焦医学生群体?”——在节目官宣后,这个问题首先浮现在观众们的脑海中。

医生这个选项并不是突然出现的,早在第一季收官后,这个新选择就已经被提上日程。据制片人王鑫璇回忆,从这个想法开始筹备,到今年6月正式拍摄,中间经历了长达近七个月的时间。

尽管聚焦的行业发生变化,但是“offer系列”的内核并没有改变。

在“选择什么行业”的问题上,三季都坚守着同样的标准:既要有一定神秘感,能够让年轻人向往,同时也能够高浓度地展现年轻人在职场中的成长过程。

在此内核下,医生这个职业,具有多重特殊性。

向外看,是极高的关注度和距离感。2020年初的疫情,让社会开始给予医生这个群体更多的关注。尽管如此,身边很少有人能够真实地了解到医生这个职业背后的故事。

加油团成员周深形容医生是一个“离我们最近也最远的”职业:虽然每个人都或多或少要与医生接触,但很少有人真的清楚他们的日常工作和心理感受。

“希望能够以节目为切口,让观众真正地了解医生的生活状态和职业信仰,从而能够对医生群体多一些包容、关爱与支持。”王鑫璇说道。

向内看,是这个职业长期的修炼。在医生这个职业里,成长的时间维度被无限拉长。从“医学生”到“医生”,在一字之差的背后,是真实而漫长的蜕变过程。正如陶勇说的那样:“什么叫从医学生到医生,就是要终其一生去学习如何成为一个好医生。”

而在节目里,从第一期开始,就能直观感受到这个过程的艰辛。由于医学专业的特殊性,大部分医学生在入院实习之前,已经在校学习多年。但当他们踏入医院的那一刻起,一切仿佛重新归零了。

从书本上学到的前沿的科研成果,在病床前似乎“派不上用场”,他们需要从最简单的工作做起。

先导片里有一段画面,展示了他们初入医院的日常工作,包括查房、写病历、值夜班、急诊等等。在医学生犯错误时,带教医师会语气严厉地进行批评。参加过上一季的周深忍不住感叹,“这样对比,律师真的好柔和啊。”

正如观察室嘉宾毛不易所言,这种“严厉”,是行业的特殊性导致的。医院是容错率最低的地方,在这里,一丁点儿错误都有可能带来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医学生在医院也不会有“新手光环”,不存在用于“体验”的基础工作,任何与患者产生接触的工作,都是重要的。

在这里,新人们不仅要锤炼出一颗强大的内心,还要有足够多的经验累积,才能将课本中的知识,转化为真实有效的治疗手段。

“医学是不确定的科学,也是可能性的艺术。”扎实的理论基础当然是必要的,但是当他们面对患者时,仅靠理论显然无法完全解决问题,患者的临床表现、家庭情况、心理状态等等因素,都可能对病情产生影响,因此需要多方面的考量。

对于真正有着医学梦的年轻人而言,将这条路上可能会遇到的艰辛真实地呈现出来,不仅不会“劝退”,反而让这种梦想更加坚定而纯粹。当医生这个职业剥去“精英滤镜”后,平凡的力量更加令人动容。

真实自有万钧之力

当视角转向医院和医学生时,对于一档综艺来讲,最大的挑战在于:如何在保证专业性、安全性的基础之上,尽量真实地记录医学生的成长轨迹。

专业性离不开团队的支持。王鑫璇从小在医院长大,病房、消毒水和永远在加班的家人,构成了她的童年记忆。团队里和她一样的人有很多,“在我们的团队里,大部分人身边都有家人或者朋友在做医生,所以大家对这个行业都有基础的认知和了解。”

除了“原生力量”之外,“内助”和“外援”共同为节目的专业度保驾护航。从筹备的第一天起,除了团队中有一些具有专业背景的内容创作者之外,《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还请到了专业顾问团队全程陪同,从挑选科室,到设置阶段,再到后期的医学生评审,都由专业人士把控。

“外援”则是源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给到的帮助,所有的教学设计、考核方式、拍摄制作,乃至后期看片,都有院方全程参与,在专业层面进行严格把控。

专业性构成了节目最重要的基石,而拍摄的安全性和医院正常医疗秩序秩序的维护,则是节目的“底线”。

如果单纯以综艺的视角去评判这档节目,有些地方是“不够完美”的,比如某些重要的场景并不会被镜头记录。

王鑫璇提到,在医学生参与值班的晚上,遇到一位老爷爷病情突发,但整段都没有镜头呈现,因为该病患并没有签署同意书,因此所有机位都不被允许进入病房拍摄。

出于对患者隐私和个人意愿的尊重,在拍摄前,节目组沟通了可能出镜的病患以及病患家属,只有签署了知情同意授权书,节目组才会进行拍摄。如果是遇上突发情况在可拍摄区域被记录下来,后期也会联系当事人,采取措施进行个人隐私保护的处理。

此外,很多机位也显得“不够完美”。不同于之前两季“单机拍摄+监控拍摄”的模式,为了避免工作人员对医疗工作产生干扰,本季监控拍摄的比例占到80%以上,这些拍摄由近80个监控机位完成。

在录制过程中,工作区域划分也十分严格,除了必要的摄像团队之外,病患区和问诊区不允许任何工作人员进入。不仅如此,为了尽可能地降低对医院工作的干扰,节目组还在病区以外的地方,单独搭建了医学生们前期工作和休息的区域。

尽管医学生们的细微表情和医院的种种突发状况等内容,可能无法被镜头完整记录,但这种“不完美”,却也更真实地反映了医院特殊的日常。

在医学生们和患者的相处中,处处都流露着温情的力量:汪苇杭深夜独自回到医院检查患者的情况,“我一天不过来的话,我有点不放心。”谢旭超会在患者手术前一天,送上他自己画的小卡片,为她加油打气。

与此同时,医学生们所要面对的职场困境也足够真实。在术前讨论会上,包括他们在内的所有临床医生,都会面临主任医师的严格要求。即使是有一定临床经验的张洽,在汇报时也没能“顺利过关”。

在这样的严格要求下,医院对于医学生来说,是一个超高速成长的环境,就像冯琛说的那样,“像是一早上把一整本神经外科上了一遍。”

的确,医院是最不需要被“设计”的地方。每分每秒,这里都在上演着突发事件,面临着生命逝去的无措与无奈,也迎接着治愈的喜悦。在这里,医学生们真实的成长故事,已经足够打动人。

“记录”与“看见”

当被问到“20年后你是什么样子”时,一度放弃临床,最终又选择回来的李不言,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一名神经外科的带徒医生;已经是博士后、科研成果丰富的刘畅,希望能在循证医学的书本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虽然期望不同,但他们的共同点是:二十年后,医生仍将是他们坚定选择的道路。而一旦选择成为一名医生,“二十年”显得并不遥远。带教医师严盛在节目中提到,博士毕业只是医生职业生涯的起步。

在这个瞬间,节目里的医学生与屏幕之外的观众,或许达到了“心动”的同频。

本季给“竞争”赋予了新的涵义:和其他职业不同的是,在从医学生到医生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最后且唯一的对手,只有自己。

他们之中,既有初次踏进医院的“临床小白”,也有反复受挫但仍然坚定梦想的“苦行僧”,无论如何,这段经历对他们来说,都是漫漫白衣路上的一个深深的脚印。

更重要的是,《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是一堂生动的教学课,在这里,医学生们学到的不仅是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对这个职业的正确认知。

“做医生一定要有一颗悲悯之心,当你有了悲悯之心,就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推着你去帮助那些最需要帮助的人,那些枯燥的生理指标和病理指标,你就能记得很清楚。”在看完第一期节目后,北京大学医学人文学院副院长王岳这样说道。

对观众而言亦是如此,相比于关注“谁会最终拿到offer”,每个医学生的成长过程,以及医生这个职业所传达出的巨大的能量,显得更加令人“心动”。

从某种意义上看,这档节目是连接大众与医疗行业的纽带。正如陶勇医生所说,在传统的概念里,大家会觉得医疗只有严肃。但通过镜头能够感知到,医院不仅有冰冷的仪器和白色的床单,也有温情满满的故事。

同时,当这些医学生们走出校园,踏入病房时,他们的状态也是当代年轻职场人的真实写照。他们像三岁的孩子,举步维艰地迈过职场设下的重重关卡。

在医生这个职业自带的光环之外,更多的是琐碎的日常工作,是永远学不完的知识和看不完的病例,和无数个独自奋斗的长夜。

当年轻人们怀抱着一腔热血,赤手空拳地和现实生活展开搏斗时,《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三季最大的期望或许是:让他们在看清现实困境后,依然有勇气选择拥抱理想。

标签组:[工作选择] [医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9081.html

相关阅读

怀孕期间阴道出现褐色分泌物,要尽快就医

阴道分泌物,一般指「白带」,正常呈白色或透明。在孕期出现褐色分泌物,一般是由阴道出血、宫腔胚胎异常或是胎盘异常出血等引起,由于分泌物在阴道停留时间长、排出较晚,就会变成褐色。妊娠期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妊...

2025-10-31

胎梦暗示生女孩?专家拆解梦见小鸟、白色羽毛、晨露含义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各种奇特的梦,其中 梦见小鸟、白色羽毛和晨露 等意象尤为常见,且常被民间解读为可能预示生女孩的征兆。这些梦境究竟蕴含着怎...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大全:梦见花卉、水果、水的预兆与解析!

从古至今,胎梦一直被准父母们视为预测宝宝性别与未来发展的重要线索。本文将深入解析梦见 花卉、水果、水 等常见意象与生女孩之间的神秘联系,为您提供一份详尽的胎梦指南。一、胎梦文化背景与科学认知胎梦,即...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TOP10:月亮、雪花、紫藤花等吉祥梦境盘点

关于生女孩的胎梦,传统解读中往往与 柔和、纯净、优雅的意象 相关联。月亮代表阴柔之美,花朵象征生命的绽放,水元素寓意温柔如水,这些都在文化符号学中与女性特质紧密相连。而现代心理学则认为,这些梦境可能反...

2025-10-31

胎梦里的温柔暗示:梦见月亮、珍珠、蝴蝶大概率生女儿?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命运的重要征兆。当准妈妈们梦见 皎洁的月亮、晶莹的珍珠或翩翩的蝴蝶时,常常会听到"这可能是怀女孩的征兆"的说法。这些美丽而温柔的梦境意象,为何会与女孩...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科学吗?心理学+民间说法双角度解析梦见蝴蝶

在备孕和怀孕期间,许多准父母都会经历各种奇妙的梦境,其中 "梦见蝴蝶" 常被认为与生女孩有关。这种关联不仅存在于中国民间传统中,在世界各地的文化里也有着丰富的解读。本文将从 心理学科学视角 和 民间传...

2025-10-31

生女孩胎梦VS生男孩胎梦:5大关键区别,你梦对了吗?

自古以来,胎梦就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征兆。许多准父母在怀孕期间都会经历各种生动奇特的梦境,这些梦境往往被赋予特殊的含义。在传统文化中, 生女孩和生男孩的胎梦有着显著的区别 ,从梦境内容到...

2025-10-31

社区医生:怀孕别养猫了,二手烟反倒没事!孕妇无语了

河南有一个孕妈妈怀孕五周去社区医院做阴道B超,确定自己有没有怀孕。当时夫妻俩想到怀孕了都非常关注,所以两夫妻都去医院了。而这个孕妈妈的老公有吸烟的习惯,她就希望能跟医生说一下,让老公戒烟,而且她家里面...

2025-10-31

男人抽烟对家庭伤害多大?老婆流产,女儿肺癌,儿子身高少10厘米

虽然每一包香烟上面都写着‘吸烟有害健康’,但是抽烟的人感受到的是烟可以带给他快乐。比如饭后抽一根烟就感觉自己像是神仙一样;比如说在困的时候抽一根烟能够解乏;比如说在无聊的时候抽...

2025-10-31

宝宝摔下床后,别急着立刻扶起来,了解"黄金十秒"很重要

广东中山一位宝妈面对孩子头朝下摔下床后的做法在短视频平台获得了众多网友的称赞。一是她没有慌乱;二是处理方法十分科学,连不少专家都留言夸赞“妈妈的做法让孩子受到的伤害降到最低”、...

2025-1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