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凭火盆烧烤封神夜宵圈,最好吃的四川城市总在成都以外

发表于话题:
发布时间:2021-12-02

去年强势拉动全国“夜宵经济”的高分纪录片《人生一串》宣布暑假回归,让小编又想起了第一部第一集第一个介绍的,“把烧烤当主食”的城市——西昌。

不知情的人只在卫星成功发射的新闻里见过它,但来了以后才知道它其实是个隐藏多年的美食天堂!

成都满大街的烧烤店,都以标榜“源自西昌”来彰显口味的正宗与地道,对于当地人而言,一个烧烤摊便是一个江湖。

明明早饭种类多得吃上一周也不会重复,本地人却离不开一碗用料良心的“早粉”,多年不变的价格人均6块吃到肚圆。

当地大有来头的小吃店大多长得不起眼,除了当地特色的彝餐,蜀地其他没有“归属权”的美食也是琳琅满目。

融汇了汉、彝、回、藏等多种民族文化,让它拥有了只属于自己的美食风味。

嘴巴闲不住的你,西昌便是下一个适合前往探索的“逛吃胜地”!

在西昌,请客吃烧烤是一种社交方式

“肉大坨,又热火,巴适得板!”

别的地方都把烧烤当做夜宵。但在西昌,一张铁丝网、一盘堆积如山的肉,便是西昌人最习以为常的晚餐。

每晚吃货们自发组织起“食肉派对”,汉彝混搭的烤肉充满野性和江湖气。

/ 凉山小猪肉 /

西昌烧烤必点必有凉山小猪肉,它的美味靠的不是香料鸡精,而是大凉山里彝族人家里才买得到的家养土猪的绝妙口感。

彝族古法烹制,是经历过百年岁月考验的至上美味。连皮带骨剁成大块,只用小米椒、蒜蓉和盐调味,最后拌香味独特的菜籽油腌制后串起,怎么烤都不会出错。

新鲜的小猪肉在铁盘上被大火炙烤着,油脂滴在火苗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因为肉质鲜嫩,所以估摸着30秒钟下肚是最佳时间,既锁住了油脂,又保证了Q弹的口感。

满满胶原蛋白的猪皮更是小猪肉的精华所在,烤到色泽金黄滋滋冒油,蘸上辣酱、黄豆和芝麻磨成的特制调味料,外焦里嫩,鲜香弹牙到不行!

/ 烤小肠 /

打一个不甚恰当的例子,小肠,可以说是西昌烧烤界的黄渤——不靠颜值,靠实力打天下。

想要判断一家烧烤店的水准如何,只要看他的小肠烤得是否过关,那整体水平一定差不到哪里去。

烤小肠选取细细的猪小肠,洗净后切成一小截串联而成。小肠烤好后外皮焦香,咬开有油,吃在嘴里一口一个嘎嘣儿脆,根本停不下来!

/ 坨坨肉 /

坨坨肉,说白了就是猪肉块,却是非常有口碑的彝族风味菜。吃法类似于手抓肉,看似油腻,实际上却丝毫不会,反而越嚼越香。

秘诀就在于正宗的坨坨肉只选用山养的小猪肉,肉质也带着高山上的醇香。在西昌,坨坨肉和荞馍馍几乎是桌桌必点的菜品。

?

胡四哥西昌烧烤

胡四哥的火爆程度堪比烧烤界的“小龙坎”。

立下汗马功劳的绝对是凉山农家喂养的纯种小黑山猪和口感上佳的油爆小肠。经过烟渍入味放到烤架上滋滋冒油,简直是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的多重享受。

地址:凉山州民族中学旁

人均:70元左右

?

小二火盆烧烤

能在《人生一串》中打头阵,小二烧烤拥有的是不做任何宣传也日日爆满的超高人气。

菜品可以自助,也可以点菜,敞开了肚子吃一顿,算下来人均才40+,如果算上酒水自助也不过50+。

地址:航天路与祁家屯巷交叉口东南角

人均:50元左右

?

李小肠

能将小肠写进店名里,足以看出店家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心。

李小肠家的小肠里夹了足足五种食材,外壳松口酥脆,一口咬下去,油脂包裹着柔软的内里,让人一秒瞬间沦陷。

地址:老西门街5路车三水厂站21车终点站四合桥头

人均:70元左右

?

少奎冕宁火盆烧烤

西昌满城的烧烤店,除了集中在烧烤一条街,这家少奎冕宁火盆烧烤也是当地人愿意专门驱车前来吃的老店。

实诚的老板有时忙不过来态度便有些不耐烦,扛不住这里实在是量大、实惠又好吃,每天一到饭点都是人满为患。

地址:凯乐南路唐人酒店旁

人均:30元左右

佐料比云南更豪华的西昌米线

“走,干一碗粉儿!”

说起来,西昌的早饭种类繁多,但要让当地人选出最能代表西昌的美食,米线一定高票当选。

每个西昌人对米线都有着高度的“忠诚度”,作为大街小巷最常见的早饭,在西昌把米粉也叫早粉。

/ 熬制一整晚的厚道汤底 /

绝大多数的粉米馆,粉和面才是主角,但在西昌的粉店,醇厚的汤汁才是西昌人最熟悉、最依恋的味道。

粉店里的汤底加入各种食材开始熬制,扑鼻的香味需要整整一夜慢火细炖的酝酿,精华都渗透进了每一口汤汁。不必大声吆喝,揭开锅盖的瞬间,便能诱得懂行的路人闻香而来。

/ 令人选择障碍的丰富佐料 /

佐料丰富是西昌米粉最大的特色,一张桌子摆满香菜葱花、醋蒜花椒、西昌特产的老酸菜、小米椒胡辣子,光海椒就有四种以上!一碗米线,百种滋味,总能调试出你最爱的组合搭配。

调料已经多到看不过来,还有N种臊子可供选择!素臊子、油泼臊子、肉臊子等等,还有一些粉店会有自己独家配方的招牌臊子,花样多到看不过来!

?

城门洞牛肉粉

每个西昌人听到名字都会会心点头的城门洞牛肉粉,就连当地人也要心甘情愿起早来排队,因为基本上10点之后招牌牛肉粉就售罄了。

卤牛肉入味又不会塞牙,重点是每碗的牛肉块头特别实在!

地址:西昌市上顺城街15号仿古街城门洞旁

人均:15元左右

?

老号李米粉

已有33年历史的李米粉是“泰斗级”的资深老店,在西昌无人不知,不起眼的店面每天都顾客盈门。

他们家的米粉最出彩的便是种类多样的臊子,由合作多年的供应商当天现炒现卖,在“米线江湖”中留下李米粉的传说。

地址:西昌市客运站旁

人均:15元左右

除了烧烤米粉,每个西昌人

都是厨神遗落在人间的美食家

西昌的美食除了烧烤和米粉,其他美食也不容小觑!

他们善于发现普通食材的另类做法,光小吃的种类就多得一天都吃不过来,况且价格实惠,人均¥30就能走一路吃一路!

/ 醉虾 /

取自邛海的鲜活湖虾,个头大了不行、小的不要,然后将鲜活的湖虾放入玻璃器皿,直接倒入黄酒与各种调料混合腌制。等虾“喝醉”了,便可以直接食用,也是别具风味。

觅食推荐:

屈姐烤鱼醉虾:海滨中路119号邛海水校门口

缸窑海鲜鱼:西昌212省道

/ 包浆豆腐 /

随处可见的豆腐在西昌人手里,也能做出花样。经过炙烤的包浆豆腐拌上秘制的佐料,西昌人尤其爱这种外脆内嫩、在嘴里爆浆的口感。在西昌,几乎是每一家餐厅都会有的家常菜。

/ 凉粉 /

西昌人爱米粉,夏天对凉粉的爱也随着气温与日俱增。这里凉粉的样式非常多,黄凉粉、米凉粉、手摊凉粉、卷粉……

味道和吃法都不太一样,受欢迎的荞凉粉,片成薄薄的蘸佐料吃,酸辣味、糖醋味,平凡的食物却能吃出不平凡的味道。

觅食推荐:

老号凉粉:马水河

老妈卷粉:月城广场

金阳金豌豆粉:西昌滨河路菜市场

最后提一嘴,别的饮料都能不喝,西昌娃儿都知道的凉山雪免不了要尝尝,冰冰凉凉的奶味解烧烤的腻再好不过了。

胡四哥西昌烧烤:凉山州民族中学旁

小二火盆烧烤:航天路与祁家屯巷交叉口东南角

李小肠:老西门街5路车三水厂站21车终点站四合桥头

少奎冕宁火盆烧烤:凯乐南路唐人酒店旁

城门洞牛肉粉:西昌市上顺城街15号仿古街城门洞旁

老号李米粉:西昌市客运站旁

屈姐烤鱼醉虾:海滨中路119号邛海水校门口

缸窑海鲜鱼:西昌212省道

老号凉粉:马水河

老妈卷粉:月城广场

金阳金豌豆粉:西昌滨河路菜市场

标签组:[美食] [小吃] [西昌] [烧烤] [凉粉] [臊子] [坨坨肉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0362.html

相关阅读

京剧:地地道道的中国国粹

京剧,曾称平剧,亦称乱弹、国剧。我国知名戏曲剧种,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场景布置注重写意,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京剧艺术博大精深,文戏武戏各...

2025-08-02

京剧锣鼓演奏中的忌讳

李渔在《闲情偶寄》“锣豉忌杂”一节中一曰赳:戏场锣鼓,筋节所关。当敲不敲,不当敲而敲,与宜重而轻,宜轻反重者,均足令戏文减价。” 同是一个[快长锤]锣鼓,变换演奏速度和力度(也包括音高),可用于不同的...

2025-08-02

京剧四大须生都是谁

四大须生,指四位著名的京剧老生表演艺术家。在京剧史上,有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的说法。而在前四大须生和后四大须生中马连良均榜上有名,因此,列名四大须生的著名京剧演员有七位,他们分别是:余叔岩、言菊朋、...

2025-08-02

京剧演唱中的十大禁忌

1、吃字:戏曲演员在唱念上,讲究口齿清楚,这样才能吐字真切,发音准确,把唱词或话白送入观众耳中。“吃字”即为咬字不清,犹如把字吃到肚子里一样,演员导致"吃字"的原因在于不能够正确的运用唇,齿,舌,牙,...

2025-08-02

董平能成为五虎将的原因

我们知道,梁山排定座次之后,就设立了很多小组,最著名的就是马军五虎将。分别是关胜,林冲,秦明,呼延灼,董平。但是通过上次的帖子,我们发现董平其实是没资格进入五虎的。今天我发现,让董平进五虎,是宋江玩弄...

2025-08-02

京剧台步:走出来的功夫

戏校每天有一堂课专门走台步,无论什么行当都必须练台步,这是基本功。假若连台步也走不好,怎么能唱戏呢?京剧讲究“四功五法”,“步”是其中很重要的一法。每个行当的台步都有自己的规范。 行当不同,台步就不同...

2025-08-02

公孙胜排名第四的原因

众所周知,梁山一百单八将虽以兄弟相称,但是其中党派林立,划分了许多阵营。这些阵营虽然不至于水火不容,却也绝对算不上和谐。在这些阵营中,对立最为明显的,则是晁盖旧部和宋江一党。 毕竟宋江取代的,是晁盖的...

2025-08-02

王安石寻笔的故事

王安石寻笔王安石听说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之后,自己也想寻找一支这样神奇的笔,今天就给大家讲一个关于王安石寻笔的小故事。有一天王安石读书的时候从书里看到李白有一支可以生长出花的笔。他就去找他的老师...

2025-08-02

《游褒禅山记》原文及创作背景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政治家、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

2025-08-02

王安石小故事:不迩声色

不迩声色:王安石任知制诰时,王安石的妻子吴氏,给王安石置一妾。那女子前去伺候王安石,王安石问:“你是谁?”女子说自己是“家欠官债、被迫卖身”而来。王安石听罢,不仅没收她为妾,还送钱给她,帮助她还清官债...

2025-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