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清华美院“辱华”被骂上热搜,请你们睁大眼睛看看河南卫视

发表于话题:一百年前眯眯眼就已经是辱华标志
发布时间:2022-01-12

“把西方国家用来嘲笑东方人的“眯眯眼”,当成了国际化的审美?”

最近,清华美院一组时装表演秀照片,在互联网上引发争议。

这场时装表演秀其实是清华美院学生的毕业设计,本应拥有极高的艺术审美和水准。

然而,令人大跌眼镜的事情出现了。

这次的设计非但没有博得满堂喝彩,反而被骂上了热搜:

“清华美院的毕业作品究竟是在侮辱谁?”

“塑造刻板印象?”

“不是说中国人或者亚裔不能长这样,但我好歹也活了这么些年了,这样眼睛的真没见过几个,也难为一次能找到这么多眼睛长这样的。”

……

甚至有人直接说出诛心之论,认为清华故意自我丑化、迎合西方:“清华现在越来越露骨了,生怕别人不知道它的来历和命运。”

清华美院的毕业设计为什么引发众怒?

难道清华真的是故意抹黑国人形象?

1

清华美院这次挨骂,挨得并不算冤枉。

仔细一看这次时装表演秀的照片,衣服的设计暂且不论,所有的模特几乎都是眯眯眼。

如果只有一个两个,还可以说是巧合。但是,全都选用这种眼型的模特,原因就耐人寻味了。

有网友批评称:“满屏的眯眯眼让人倍感不适,这不仅是模特本身眼睛小,而是采用了延长眼尾的妆容设计,刻意拉长了眼型,契合了西方对亚裔的刻板印象,暗含严重的羞辱意味。”

这明显就不是东方人的审美。

西方人比较喜欢这样的妆容,因为他们觉得这种模样才最“东方”。

著名的超模吕燕,其实就是西方认可的中国模特该有的样子。

吕燕的眼睛非常细长,而且眼间距很宽,看上去有些“凶”。随便拉过来一个中国人问一问,都不会觉得吕燕是个美女。

但她偏偏是西方时尚圈的宠儿。

各种大牌的走秀和代言纷至沓来,吕燕这个名字也在业界耳熟能详。

高其蓁的走红,则更让人瞠目结舌。

夸张的眼间距,扁平的鼻子,却被欧美时尚界夸赞“有独特的吸引力”。

在时尚界,只有跟着欧美的节奏走,服从他们的那一套套标准,才能够拿到更多的露脸机会。

哪怕欧美故意歪曲中国人的形象,用刻板印象去塑造出他们心中的东方女子,大部分受众也只能无奈买单。

那些走在台上的“眯眯眼 ” 模特,又何尝不是受害者?

她们的眼睛并没有那么细长,是被化妆师用眼妆刻意夸大的。

即使是美若天仙的刘亦菲,在西方审美的妆容下也显得一言难尽,瞬间有了几分“佟湘玉”的风采。

类似的事例,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这次清华美院的“眯眯眼事件”,成为了引爆人们怒火的导火索。

2

为什么“眯眯眼”会引起那么多的讨论?

因为大家一致认为,这是西方人用来丑化中国人的形象。

这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名字了——“傅满洲”。

傅满洲并不是一个真实存在的人,而是19世纪英国小说中的人物。在几代西方人的眼中,傅满洲的形象就是中国人的形象。

那么,傅满洲长什么样子呢?

细长的眯眯眼,下垂的胡子,穿着僵尸片同款的清朝官服,而且无恶不作。

在中国,吓唬不听话的小孩子可以说“狼来了”;在美国,则可以用“傅满洲”来恐吓孩子,因为他的邪恶形象太深入人心了。

而在艺术作品里,与傅满洲对抗的白人,则是正义的化身。

眯眯眼,是傅满洲最鲜明的面部特征。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眯眯眼、邪恶、羸弱,就是西方对中国人的普遍印象。

当下的欧美,如果有人想要对华裔进行挑衅,其中一个常用动作就是把眼睛挑得细长,挤成眯眯眼的形状。

换句话说,这就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任何一个有血性的华人,在被洋人这样侮辱的时候,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反击。

可是,这次清华美院的毕业设计,竟然选的模特都是清一色的“眯眯眼”,这怎么能不让国人感到愤怒?

洋人恶意歧视我们也就算了,我们国内的顶尖高校,怎么还甘之若饴地迎合这些“洋大人”?

放眼国内,美女多得是。哪怕是容貌平凡的女子,眯眯眼也绝对是少数。

有人愤慨地说,这是清华美院犯了软骨病,在文化上崇洋媚外。

《辛丑条约》都已经过去120年了,我们的国家已经实现了经济和军事上的再次崛起,然而在文化上却还是唯西方马首是瞻。

我们本民族明明拥有巨大的文化宝藏啊!

平时不起眼的河南卫视,最近给了全国人民一个惊喜。

3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今年端午节,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里的“水下洛神”,不仅博得了网友的一致赞美,还被华春莹点赞,在国际上也拥有了很大影响。

舞姿曼妙的洛神仙子,在水下起舞,状如敦煌壁画中的飞天。完美还原了曹植笔下的洛神:“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

《龙舟祭》节目,也同样不容小觑。

一群刚健勇武的青年,充分还原了古代祭祀的仪式感,雄性荷尔蒙溢满屏幕,从他们的舞蹈中,我们似乎能够听到远古的呼唤。

而《兰陵王入阵曲》节目,不仅让我们享受到听觉盛宴,还侧面展现了当年大唐对日本的文化输出。

这才是真正的中国。

阳刚与柔美并存,自信与包容兼具。

如果说拿一个文化大省的端午演出和清华比,显得有些欺负人,那么我们就拿学校来比较。

郑州工商学院,和清华大学相比简直是“名不见经传”。然而,在艺术审美方面,今年的郑州工商学院却让我们大开眼界。

这所学校的时装秀 ,还原了什么才是中国美人。

模特有着中国传统美女的丹凤眼,顾盼生辉,明眸善睐。

和清华美院的一群“眯眯眼”模特相比,高下立见。

如此强烈的视觉对比,怎么能不让网友感到愤怒?

因此,很多人直接痛斥清华美院是“自我丑化,迎合西方”。

甚至还有人上纲上线,大玩文字游戏,把清华大学称为“侵华大学”,暗指清华最初是留美预备学校,目的是为了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对于这种行为,我们只能说四个字: 大可不必。

4

我们不必对自己的同胞释放如此巨大的恶意。

因为毕业设计而迁怒整个清华,是最幼稚的做法。

况且,我更愿意相信,这场走秀装扮的本意并不是所谓的“文化侵略”。

这只是艺术界多年以来的一种惯性而已,是出于骨子里的文化不自信,完全屈从于西方的话语体系,甚至被洗脑。

他们不是坏人,只是落后于时代。

他们不敢挺起腰杆去对抗欧美的审美标准,也没有意识到,本民族有那么多文化宝库等待着挖掘。

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说过:“这个世界上并不缺少美,真正缺少的是发现美的眼睛。”

然而,时至今日,在文化领域我们不得不说一句: 人民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发现美的眼睛比比皆是,真正过硬的艺术作品却寥寥无几。

所以,一旦发现了好作品,大家就欣喜若狂。

电视剧《觉醒年代》和《山海情》引发的反响,就足以证明国人对好作品的鉴赏能力和热爱。

真正的文艺可以是阳春白雪,甚至可以曲高和寡,但是绝不能违背最基本的艺术原则。

我们可以创新,却在任何时候都要分得清楚美丑,尊重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

文化自信不是空口白牙说出来的,而是需要我们用作品说话,需要我们热爱祖国的山川河流,多看看千里江山的风物与历史,不断获得灵感创作精品。

河南卫视《端午奇妙游》的成功,就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只有从骨子里自信,才不至于在文化上自动低人一头。

正如张维为教授多次强调过的那样:中国人,你要自信。


标签组:[吕燕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85711.html

相关阅读

为什么慈禧吃了羊下水厨师被满门抄斩

吃穿住行中,吃被排在首位,这或许也验证了中国人以食为天的民族特点。虽然中国开发出了各种食物的吃法,各地形成了各种菜系,可是,在落后的时代,能够满口腹之欲的,大多却是那些手握权力财富的少部分人。在满清末...

2025-09-15

贾姬在厕所与野猪相遇为什么没人敢救她

汉景帝妃子上厕所遭遇野猪,侍卫抗旨不救,太后为何赏大臣百金!。提起来有点荒诞,却是史上真实发生过的事件。上厕所与野猪遭遇的女子就是汉景帝的嫔妃贾姬,翻开史料:这个贾姫大有来头,她是中山靖王刘胜的生母,...

2025-09-15

清朝灭亡后那些深宫里的女人去哪了

1908年11月14日,在位长达34年但年仅38岁的光绪皇帝就英年早逝了,一天以后,统治中国近半个世纪的慈禧老佛爷也撒手人寰,半个月之后,年仅2岁多的溥仪继位,这就是末代皇帝宣统帝!溥仪登基后,尊光绪...

2025-09-15

秦宜禄的妻子杜氏为什么会被吕布和曹操霸占呢

自古以来,有人爱江山却更爱美人,也有人只要江山而舍弃美人的,然而毕竟英雄难过美人关。想当年吴三桂那貌美如花的妻子陈圆圆居然被李自成的手下刘宗敏给抢了去,他一气之下居然投降清军,把多尔衮给引进关中了。这...

2025-09-15

王献之很爱自己的妻子为何最后还是被逼离婚了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认为,古代男子肯定都很想娶公主,毕竟当皇帝的女婿,一下可以少奋斗几十年,甚至都不用奋斗了。但实际并不是如此,古代男子几乎是不愿娶公主的,不仅唐朝如此,很多朝代都这样。而今天的主人公也...

2025-09-15

秀才为什么因为一只鸭子被推上刑场

老一辈的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这句话说的其实就是让人在遇到事情的时候要冷静,不要因为一时冲动而做出让人后悔莫及的事情来。在清代学者俞樾所著的《右台仙馆笔记》里,讲了这么一个故事。说是...

2025-09-15

伍子胥逃亡的过程中真的一夜愁白了头吗

公元前522年,楚国国君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伍子胥的父亲伍奢杀害,派人去杀伍子胥。伍子胥得到消息后连忙逃亡吴国。伍子胥的逃亡路线,从楚国到吴国必须要经过韶关,韶关位于吴楚交界之地,向来有重兵把守,而此...

2025-09-15

古代皇帝吃剩下的饭菜怎么办

古代皇帝吃饭动不动就是数十盘菜,皇帝一般都是吃几口就换,皇帝吃饭剩下的食物一般如何处理?中国曾经历了数千年的封建王朝,只不过每一个朝代都诞生了独特的文明,甚至有很多人事物都成为了时代的象征,由于中国古...

2025-09-15

古代殉葬妃子临死前经历了什么

在古代,帝王逝去之后,宫内会特别注重操办丧事。选择合适的地方将其安葬,还有不少嫔妃进行陪葬。这种方式让人觉得难以接受。殉葬制度原本起源在商代,当时的奴隶主在自己死去之后,就要把自己的私有财产带走,这其...

2025-09-15

同治帝十九岁时病死他的后妃怎么处理

1875年1月12日黄昏时分,十几位王公重臣接到诏命,匆匆入宫,来到养心殿西暖阁候旨。原来清朝的第十位皇帝爱新觉罗·载淳,即同治帝,已经走到了人生的尽头。当晚酉时(17~19时),同治皇帝咽下最后一气...

2025-09-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