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北京一小学发生砍人事件,请不要主动跟12岁以下孩子讨论恶性事件_刘彩梅

发表于话题:小学生简短小新闻
发布时间:2021-05-07

原标题:北京一小学发生砍人事件,请不要主动跟12岁以下孩子讨论恶性事件

还有十几天就可以享受愉快的寒假了,可北京宣师一附小的孩子们却遭到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

据@北京西城 刚刚发布的情况通报:1月8日上午11点17分左右,宣师一附小校内发生一男子伤害孩子事件。初步了解,共有20个孩子受伤,均已送到医院救治,其中3人伤势较重,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嫌疑人已被当场控制。市、区公安、卫生、教育、应急等相关单位正在全力开展救治和调查工作。

简短的通报消息背后,是各个家长群里的慌乱。

学生遇刺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去年4月27日,陕西榆林市米脂县第三中学校门外,发生一起学生遇刺事件,造成了9死的惨剧。

去年6.28上海砍人事件发生,一男子持刀砍伤一所小学的三名小学生和一名家长,造成两名男生抢救无效死亡。

这样的惨案信息不断在朋友圈、微信、网站里发酵、传播。孩子不是信息的孤岛,不可避免地也会获知这些信息。

有的家长也会考虑,是否把这些消息告诉孩子,让他们有所警惕。可是说重了,怕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对社会产生强烈的不安感;说轻了,又担心孩子对安全问题不加重视。

为此,骑象小学堂将之前发过的一篇关于“是否要和孩子讨论恶性事件”的旧文再次推送,提醒家长们,不要高估孩子对恶性事件的承受能力

以下为骑象小学堂对心理学博士刘彩梅的采访。

刘彩梅-心理学博士

刘彩梅博士先后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接受过清华大学积极心理学指导师培训,在儿童和青少年在认知、情绪等发展方面很有研究。

如果孩子12岁以上,

可以跟他们说说这件事

Q:在惨案发生后,我们要不要主动跟孩子谈论这些事?

刘彩梅博士:要不要跟孩子谈论这样的惨案,主要看孩子的年龄以及孩子的接受程度。

如果孩子比较大、年龄在12岁以上,家长想要跟孩子讨论这件事儿的话,可以跟孩子谈一下。但是,讨论的时候,不要太随意,最好正式一些,家长和孩子坐在一起,面对面交流这件事的看法。

我女儿十几岁,跟她讨论这件事时候,会从这几方面入手:

首先会说一下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这个人为什么会这么去做。

其次是面对这样的事情,我们该如何保护自己,可以做一些什么事儿?

因为孩子比较大,所以跟他们讨论这些会比较容易一些。

如果孩子年龄小,我觉得先不提也罢,但是如果他自己得到了一些消息来问的话,家长也不要回避这个话题,但需要非常慎重地跟他讲一下这件事情,有可能是什么样的原因引发的?自己能做什么?

如果孩子特别震惊,甚至哭泣,还要通过一些方式帮他疏导一下情绪。

宣师一附小事发后现场

Q:跟孩子谈论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刘彩梅博士:跟孩子讨论这些事时候,尽量讨论事实,尽量客观。重点探讨孩子最关心的话题,讨论这件事原因的时候,可以从社会现实、个人成长环境、人格障碍等多角度分析,正向引导。家长在说的同时,需要观察孩子情绪。

父母跟孩子讨论恶性事件的四大建议

讲述的原则

1.语气尽量客观、温和、冷静。

2.照顾和关注孩子的情绪反应,不要造成恐慌。

3.重点探讨孩子最关心的问题,引导大一点的孩子对这一事件的深层思考。

讨论的内容

一. 发生了什么?

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主。

问孩子怎么看?

根据孩子最关心的问题做进一步探讨。

二. 想要知道为什么发生这样的事?

多维度分析。

1.凶手本人的反社会人格,狭隘极端的思维方式。

2. 之所以有这样极端残忍的行为,可能是在他成长过程中存在家庭教育的不足,学校积极教育的缺失,社会经济收入差距带来的冲击和仇富心理。

三. 担心:同样的事情会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1、反复强调这样的事情发生的几率很小。

2、这种病态极端的人是极少数。

3、父母和家人都会保护和陪伴孩子。

四. 我们能做什么?

1.自身的防护:训练应急反应速度,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快速逃生和防护的能力。

2.多多关心身边朋友和同学。

在面对砍人等恶性事件发生时候,对任何人来讲都是难以接受的,特别是孩子,他们很可能处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急需我们的引导。

如何平复孩子的情绪,家长也可以参考美国学校顾问协会(AmericanSchool Counselor Association) 给出的这七条建议:

1.尽量让孩子继续正常的生活学习,这种按部就班的生活会让他们有安全感! 2. 不要让孩子过多接触这方面的新闻和电视。 3.和孩子坦诚的分享发生了什么(适合他们年龄段认知理解能力的),因为你不说,孩子更会好奇去其他地方道听途说,我们就更难控制他们的情绪。 4. 倾听孩子的恐惧和顾虑。 5. 向孩子确认世界还是美好的,学校也是安全的,只不过有人会做坏的事情! 不要跟孩子说小心小心小心,因为这不是他们能力内可以进行自我保护的,否则会造成他们的紧张不安。要让他们有安全感,让他们相信大部分人和环境是善良的。 6. 家长和成人首先要处理和衡量我们自己对这次灾难的危机压力。你的一举一动,孩子都能感受到。 7. 重建,再次确认巩固你和孩子的亲密关系以及依恋关系。

记住,你在这个时候是孩子唯一的精神安全来源!

标签组:[育儿] [心理学] [北京小学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63.html

相关阅读

《望江南·多少恨》:李煜写于亡国后

文学特点赏析:“多少恨,昨夜梦魂中。”开头陡起,小词中罕见。所“恨”的当然不是“昨夜梦魂中”的情事,而是昨夜这场梦的本身。梦中的情事固然是词人时时眷恋着的,但梦醒后所面对的残酷现实却使他倍感难堪,所以...

2025-08-01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古之伤心人

《望江南·多少恨》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亡国入宋被囚后创作的一首记梦词。词人以词调名本意回忆江南旧游,抒写了梦中重温旧时游娱生活的欢乐和梦醒之后的悲恨,以梦中的乐景抒写现实生活中的哀情,表达对故国...

2025-08-01

李煜《蝶恋花·春暮》全文赏析

蝶恋花·春暮作者:李煜遥夜亭皋闲信步。才过清明,渐觉伤春暮。数点雨声风约住。朦胧淡月云来去。桃杏依稀香暗渡。谁在秋千,笑里轻轻语。一寸相思千万绪。人间没个安排处。译文夜间在亭台上踱着步子,不知道为何清...

2025-08-01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孤寂凄苦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作者: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秋风庭院藓侵阶。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晚凉天净月华开。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

2025-08-01

李煜和大周后的爱情故事

周娥皇出生在五代十国时期的南唐,自幼容貌出众,加之父母的悉心教导,很快便是远近闻名的才女。周娥皇十九岁时,嫁给当时的吴王李煜,这李煜也是性情中人,文采风流,两人也算是知音,后来李煜登基后,册封周娥皇为...

2025-08-01

李煜《长相思·云一緺》:夜长人奈何

《长相思·云一緺》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后主李煜前期的词作。此词写女子秋雨长夜中的相思情意,分两片,上下片各十八字,上片刻画女子的形貌情态,下片续写秋夜的环境和女子的心情。长相思·云一緺云一緺,玉一梭,澹...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译文及创作背景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是五代十国时期南唐词人李煜所写的一首词。词的上片主要写情郎初入少女居处,暗见少女睡态的情景,词的下片写少女醒后与情郎欢会调情的情景。全词写私情幽会但又不涉低级庸俗,写男女欢情...

2025-08-01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

《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是南唐后主李煜的作品,这首词应是诗人亡国入宋后的作品,借梦境写故国春色,表达了囚居生活中的故国情思和现实痛楚。《乌夜啼·昨夜风兼雨》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滴频欹枕,起坐...

2025-08-01

长相思·云一緺:秋夜愁思闺怨词

《长相思·云一緺》文学赏析:这首词是描写一位女子秋夜愁思的闺怨词。“云一緺,玉一梭”两句,分写女子发式、头饰之美,用语清新而形象。“淡淡衫儿薄薄罗”,续写女子淡雅衣着,虽未明写容颜,但这种比喻和衬托却...

2025-08-01

《菩萨蛮·蓬莱院闭天台女》赏析

这首词是写男女私会,男子悄然行至女子的寝所,时间则是在正午。词中所写只是二人相对的一个片刻,女子写得娇羞妩媚,男子写得温柔体贴,一片脉脉深情。首句中“蓬莱”、“天台”的形容,不仅暗寓女子的美貌,也代指...

2025-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