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2.兑宫八卦卦辞详解:水山蹇_pujieling_新浪博客

发表于话题:八卦卦象详解
发布时间:2021-05-11

 



【原文】 蹇①。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译文】 蹇卦:筮遇此卦,利西南行,不利东北行。利见贵族王公,获吉祥之兆。
【注释】 ①蹇,卦名。本卦为异卦相叠(艮下坎上)。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上有水,山石嶙峋,水流曲折。山高水险,喻人行路艰难,修业不息,所以卦名曰蹇。蹇,《彖辞》“难也。”

【原文】 《彖》曰:蹇,难也,险在前也。见险而能止。知矣哉①。蹇“利西南”,往得中也。“不利东北”,其道穷也。“利见大人”,往有功也。当位“贞吉”②,以正邦也。蹇之时,用大矣哉。
【注释】 ①“见险而能止”二句,本卦上卦为坎,坎有险义;下卦为艮,艮有止义。所以蹇卦体现了见险能止的义蕴。知,借为智。②当位贞吉,此以六二,九五爻象、爻位为据。六二阴爻居阴位(第二位为阴位),九五阳爻居阳位(第五位为阳位)是为得位。贞,《彖辞》释为“贞正”,以配六二,九五之爻象,与经意不符。
【译文】 《彖辞》说:蹇,艰难的意思。蹇的上卦为坎,坎为险;下卦为艮,艮为山。“险阻在前”是蹇卦的卦象。见险而能停止不前,这是明智之举。蹇卦辞说:“利于西南行”,因为西南为坤方,坤为地,地平坦,西南之行是行于正道。卦辞说:“不利于东北行”,因为东北为艮方,艮为山,山险峻,东北之行则困穷不通。卦象又显示,“会见贵族王公则有利”,所往有功。六二之爻与九五之爻各居阴阳之位,有得位之象,像君臣各正其位,各持中正祥和之德,从而国家能得到治理。蹇的卦义是见险而止,进止得时,在生活中意义是重大的。

【原文】 《象》曰:山上有水,蹇。君予以反身修德。
【译文】 《象辞》说:上卦为坎,坎为水;下卦为艮,艮为山,山石磷峋,水流曲折,是蹇卦的卦象。君子观此卦象,悟行道之不易,从而反求诸己,修养德行。
【原文】
初六:往蹇来誉①。
《象》曰:往蹇来誉,宜待也。
【译文】
初六:出门艰难,归来安适。
《象辞》说:出门艰难,归来安适,知难而退,坐待时机。
【注释】
①誉,闻一多说:“誉,读为*。”《说文》:“*,安行也。”

【原文】
六二:王臣蹇蹇,匪躬之故①。
《象》曰:王臣蹇蹇,终无尤也。
【译文】
六二:王臣之所以屡犯艰难,并不是为自身私利。
《象辞》说:王臣出以公心屡犯艰难,其自身始终没有过失。
【注释】
①蹇,难。蹇蹇,前一蹇字为动词,犹言犯难,冒险。后一蹇字用如名词,艰难。蹇蹇犹言屡犯艰难,冒险履难。匪,当读为非。

【原文】
九三:往蹇来反。
《象》曰:往蹇来反,内喜之也。
【译文】
九三: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
《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笑逐颜开,这是发自内心的喜悦。
【注释】
①反,高亨说:“借为昪。昪,喜乐也(昪与忭同)。”

【原文】
六四:往蹇来连①。
《象》曰:往蹇来连,当位实也。
【译文】
六四: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
《象辞》说:出门步履艰难,归来时却有车可乘,因为六四阴爻居阴位,像人才正当其位,德符其名。
【注释】
①连,《集解》引虞翻曰:“连,辇也。”《周礼?地官?乡师》:“大军旅会同,正治其徒役与其輂辇。”郑注:“辇,挽车也。”《说文》:“连,负车也。”连、辇有相通之处。沙少海先生说:“来辇,犹言来时乘车。”

【原文】
九五:大蹇,朋来①。
《象》曰:大蹇,朋来,以中节也。
【译文】
九五:经历了很多艰难困苦,终予获得大利。
《象辞》说:大难当前,得到友人相助,因为九五之爻居上卦中位,像人节操贞正自能获救。
【注释】
①朋,这里指朋贝。朋来,犹言赚了钱。《象辞》解“朋”如朋友,与经意有别。

【原文】
上六:往蹇来硕①,吉。利见大人。
《象》曰:往蹇来硕,志在内也。利见大人,以从贵也。
【译文】
上六: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筮遇此爻,吉利,利于会见贵族王公。
《象辞》说:出门困难重重,归来欢喜跳跃,说明志气高昂,奋勇取胜。爻辞说:利于会见贵族王公,说明追随贵人,必获福利。
【注释】
①硕,汉帛书《周易》作石。硕,石均借为蹠。高亨说:“硕,借为蹠。《说文》:‘蹠,楚人谓跳跃曰蹠。’《方言》一:‘蹠,跳也。楚曰蹠。’(此朱骏声说,见《说文通训定声》豫部硕字下)来蹠,谓其来跳跃而行,喜之至也。”

爻辞

“初六”以阴柔处蹇之始,上无所应,居艮之下受阻,进则入坎之险地,因此诫之“往蹇来誉”,即在这艰难之时不妄动待时为佳。文王骗取了纣王信任后,纣王“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服”,“来誉”即是说文王得到了信任,获得了征讨的大权。

“六二”以柔顺居中得正,顺应“九五”之尊,是一个中正君王可以信任的大臣,故称之为“王臣”。“九五”陷于坎险之中唯有“六二”能够解难。“六二”以阴柔而担此重任,有些力不从心,难度很大,故“蹇蹇”。这里用了两个“蹇”,是分属王和臣的。“九五”陷于坎险之中是“蹇”;而“六二”居艮卦之中,前是坎险,又与上下爻互为坎险,亦是“蹇”。但他却“匪躬之故”,即不顾个人得失,鞠躬尽力,竭力救主。爻辞没有断吉凶或成败,意为能这样做就难能可贵了!

“九三”处两体之中,前往虽与“上六”相应,但下艮为止,上坎为险,“往蹇”则难,还是“来反”,安心下比“六二”,不要妄进。

“六四”以阴居柔得位,上承“九五”,似与“六二”一样的大臣。想往顺承于“九五”,可四居上坎之下,与五均陷入在上坎之中,故“往蹇”亦难。然四又下乘“九三”,“来连”则顺从于三,而三又与二与初相连,结成同志,共救“九五”之尊。

“九五”陷坎险之中,与下二爻互为离卦,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犹如文王被囚而蒙大难,故说“大蹇”。初、三、上三爻都是“往”有难,可五却不往还有大难,何也?因他被囚于坎险之中,失去了人身自由,想动也动不得。但五与二相应,二“匪躬”来救,三又联合二及初众阴相济,“朋来”拯己于水火之中。“西伯之臣闳夭之徒,求美女奇物善马以献纣,纣仍赦西伯”(《史记·殷本纪》)。

上六”处卦之极,开始脱离了险境,可再往前走也就没有路了,“往蹇来誉”,返回来归顺“九五”,五已被众朋所救,险情排除,获得了硕大胜利,故“吉”,全卦至此才出现了吉兆。这个时候正如卦辞所说的“利现大人”,明君即将出现。“西伯归,乃阴修德行善诸侯多叛纣而往归西伯,西伯滋大”(同上),达到了“三分天下有其二”(《论语·泰伯》),为灭商做了战略上的准备,这就是卦辞所说的“利西南”。

意义:

遁、明夷、蹇以及下面的困卦,说的都是当处于艰难险境时要用韬光养晦之法,保存自己的实力,以求东山再起,但各卦所处的环境及其采取的对策不相同。遁卦说的是在受到小人欺凌、正不压邪时,该躲避时要躲避。明夷卦所处的政治环境比遁卦更恶劣,已达到政治昏暗的地步,此时要自晦其明,守正不移。蹇卦讲的是在困境中不要消极等待,要抓住时机有所作为。一是在遇到艰难险阻之时,要审时度势,不要轻举妄动,“来誉”、“来反”、“来连”这些作法都是可取的;二是要同舟共济,“匪躬自故”、“朋来”、“来硕”,即大家都不顾私利,团结一致,立功建业;三是“利见大人”,要有“九五”那样的刚正不阿、坚韧不拔的人率领大家共渡难关。看来《易经》作者不主张消极地“遁”。

标签组:[新浪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11946.html

相关阅读

权谋棋局中的无奈之选:刘邦为何将江山托付忌惮的吕雉

公元前195年,病榻上的刘邦凝视着吕雉的背影,这位曾与他共患难的结发妻子,此刻正以雷霆手段镇压异姓诸侯王。他深知吕雉的野心与手段,却仍选择将帝国权柄交予其手。这场看似矛盾的权力交接,实则是刘邦在政治棋...

2025-10-29

情深难敌权谋:刘邦不立戚夫人为皇后的深层逻辑

汉高祖刘邦晚年,戚夫人因得宠而萌生取代吕后之位的野心,甚至多次吹枕边风要求改立太子。然而,这位以"仁义"自诩的帝王,最终在权力天平上选择了结发妻子吕雉。这场后宫争斗的结局,实则是政治智慧与人性弱点的激...

2025-10-29

权谋棋局中的生死盟约 司马昭与贾充的共生关系解析

公元260年洛阳街头,十九岁的魏帝曹髦率亲卫直扑司马昭府邸,却在南阙门被太子舍人成济一戈刺穿胸膛。这场震动朝野的弑君案背后,真正的主谋贾充不仅未受惩处,反被司马昭加封安阳侯。这场看似矛盾的政治决策,实...

2025-10-29

高滔滔:北宋政坛的“女中尧舜”与宋哲宗的复杂评价

在北宋波澜壮阔的历史长卷中,高滔滔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以其独特的政治智慧和坚韧的品格,在男性主导的权力舞台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她以太皇太后之尊临朝听政,成为北宋中后期政治格局的关键塑造者,而宋哲宗对...

2025-10-29

成化风云:明宪宗朱见深的功过与西厂之谜

明宪宗朱见深(1447—1487),年号成化,是明朝第八位皇帝。他的一生充满戏剧性,幼年历经皇位更迭的动荡,成年后既展现出治国理政的才能,又因设立西厂等举措引发争议。 一、朱见深的早年经历与性格塑造...

2025-10-29

弘治中兴:明孝宗朱祐樘的仁政与中兴之路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孝宗朱祐樘以其独特的个人魅力与卓越的治国才能,开创了“弘治中兴”的辉煌局面。这位自幼历经坎坷的皇帝,以宽厚仁慈、勤政爱民的形象,赢得了后世史家的广泛赞誉,被比作汉文帝、宋...

2025-10-29

永乐大帝:铁血与文治交织的盛世华章

在明朝近三百年的历史长河中,明成祖朱棣以藩王之身夺取帝位,开创了“永乐盛世”,其文治武功不仅重塑了大明王朝的格局,更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明史》以“远迈汉唐”的赞誉,将朱棣的功绩推向了与...

2025-10-29

明史视角下的明仁宗朱高炽:仁政为基,德化盛世

在明朝十六帝的谱系中,明仁宗朱高炽以仅十个月的在位时间,却赢得了《明史》“与文、景比隆”的极高赞誉。这位被后世冠以“仁宗”庙号的皇帝,其政治智慧与人格魅力在《明史·仁宗本纪》中得到了立体呈现。 一、...

2025-10-29

宣德之治:明宣宗朱瞻基如何铸就仁宣盛世

明宣宗朱瞻基(1398/1399-1435)作为明朝第五位皇帝,在位仅十年却开创了与“文景之治”“贞观之治”齐名的“仁宣之治”。这一时期,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稳定,被后世誉为明代最鼎盛的阶段之...

2025-10-29

朱祁镇:从昏君标签下走出的“仁德之举”

在明朝的历史长河中,明英宗朱祁镇常因“土木堡之变”和“夺门之变”被贴上昏君的标签。前者让明朝险些提前覆灭,后者导致忠臣于谦含冤而死。然而,若抛开这些重大失误,深入探究他的生平,会发现他在废除殉葬制度之...

2025-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