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袁隆平院士去世,他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巨星!

发表于话题:袁隆平
发布时间:2021-06-01

5月22日13点07分,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获得过“共和国勋章”。

但写下袁隆平这个名字,早已无需加上任何头衔,几乎没有中国人不知道他。

霍金去世了,但我不懂时空;

金庸去世了,但我不看武侠。

可是只有袁老去世了,我才知道,再笨的人,也要吃饭。

有人说:

“看到这条消息,我不敢相信,我默默放下手中的饭碗,想着些什么。
但随后我又端起了手中的饭碗,猛的吃了起来。
直到碗中的米饭一粒不剩。我想,这是能对袁老做出的最大敬意。”



这一刻,举国皆悲,无数人共同缅怀这位“国民偶像”。


“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苦也值得”


早在2010年,袁隆平就被确诊为慢阻肺,有高血压,也有心脏病。

旁人劝他休息,他却十分倔强。

走路时,有人来扶,他满脸的不乐意:“你别扶我。”


他不怕苦累,不怕疾病,却最怕痴呆。

体检时,医生给他出了一道算术题,95+13=多少?

袁隆平立刻答了上来,开心地笑道:“我们搞科研的,最怕痴呆。既然我还没有痴呆,那就要继续工作,退休对于我来说是不存在的事。”



鞠躬尽瘁,殚精竭虑,源于袁老从未改变的两个梦想。

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有人曾问他:“为什么心甘情愿让世界共享技术?”

他的回答单纯却伟大:“这是个好事情,为什么不让别人知道呢?”

为此,他天天守着天气预报,了解各地水稻的长势。

他出远门,参加那些本可以推辞的会议,提出自己的建议:“XX水稻不适合在你们那里种植啊,你们那里纬度不适合。”

他站在泥土里,却总是凝视远方,记挂着那些苦难。

二是“禾下乘凉梦”。

”很久之前,我曾做过一个梦。

梦里我种的水稻长得跟高粱一样高,穗子像扫把那么长,颗粒像花生米那么大。

满眼的稻谷都是金灿灿的,夏日里天气热,我和助手们就拿着蒲扇,坐在稻穗下面,静静乘凉。”



一生的付出,使得全球7%的耕地,养活了全世界21%的人口。

他却从不满足,说:“我们的目标就是高产、更高产、超高产。我贪产量,产量越高,我越放心啊!”

就连2019年,袁老的生日愿望也是:“希望今年我们的示范田,百亩片能够实现亩产1200公斤,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


这样的一生,苦吗?

袁老说:“苦,可是我毕生的追求就是让所有人都远离饥饿,苦也值得。”


“有困难,有坎坷,你要发奋图强才行”


有记者曾拿着这个表情包给袁老看。



他看完,笑了笑,认真道:“你们年轻人不知道,没饭吃真难受啊,饿死人啊。”

上世纪50年代末,我国经历了全国范围的饥荒。

袁老忘不了那时的饥饿感:

“刚吃完饭肚子就饿了,有时候用糠来代替米,越吃越饿,一天到晚就想着吃饭,根本吃不饱。
吃不饱身体就没有能量,双脚松软无力,浑身冰凉,那个日子真的很难受。”


而让他无法释怀的是:“那天我走在路上,我亲眼看见5个人倒在路边,他们都是饿死的。”

他想:“一粒粮食能够救一个国家,也可以绊倒一个国家。要研究水稻,要让每个人都能吃饱饭。”

1960年前后,他在试验田无意间发现一株特别的水稻,它不仅长得更高,籽粒也更为饱满。

就此,他认为水稻有天然的杂交优势。

在当时,这样的试验与主流遗传学理论截然不同。

一片质疑声中,袁老却满怀期待,开始了“人工杂交稻”的试验。

然而,“第二年收成的时候去看,高的高,矮的矮,稻米大的大,小的小,没有一个质量过关的。”


质疑声变本加厉,不少人嘲笑道:“袁隆平根本不懂遗传学。”

袁老没有就此止步,反而在思考之后,认为:

“发生天然杂交行为的水稻,是因为雄蕊退化,雌蕊正常。
那么,让更多品质优良的雄性不育水稻,与正常的优势常规水稻授粉,就有可能产生大规模的杂交稻种子。”


又是2年过去,他终于在14万多个稻穗中,找到6株不育株。

眼看着试验将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打击再一次来了。

那天,天刚亮,他来到试验田:“所有的秧苗都被人连根拔起,甚至连挽救的机会都没有留给我们。”


多年后,再提到此事,他仍是悔恨:“这件事把我的试验推迟了整整3年。”


多年研究,毁于一旦,他沉默地望向水田,听到的话却是:

“秧苗八成是他害怕实验不成功,自己拔的。他就是在骗国家的实验基金!”

面对险恶的人心,看不到希望的前路,他淡然处之:“有困难,有坎坷,你要发奋图强才行。事情不是那么简单的,要与困难作斗争。”

他在废井里找回5株株苗,离开刚出生3天的儿子,提起行李,去到南方,找寻“野生不育株”。

整整7年,他一心扑在水稻上,没能回过家。

十年研究,前八年都是失败,他却说:“在千百次的失败中,我坚信,必然有一粒种子,可以使万千民众告别饥饿。”

1973年,袁老的赤诚付出终于迎来了收获。

第一株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每亩地的产量增加了100斤左右。

那一年,他已44岁。

中国人再也不怕饿肚子了。


袁隆平的教育观,一生做好一件事

他是英雄人物,是国之脊梁。

有人说:“像袁隆平这样的人,可能真的是被普罗米修斯盗下来的火种。他存在,便是人间的一道光,驱散了黑暗。”

他却说自己就是个种了一辈子稻的老农民,但其实他一点都不普通。


他教给家中后辈最为重要的是:一辈子,只要做好一件事就足够了。

这是他对自己的要求,工作如此,家庭也是如此。

33岁那年,袁老与邓哲相识,仅仅一个月就闪婚。

自此,将近60年,他都是不折不扣的“宠妻狂魔”。

剥好水果,他总是自己吃一半,给老婆留一半。

老婆洗澡时,他担心她煤气中毒,隔两分钟便要喊她。

出差时,每天一定会主动打去电话,听到老婆的声音才踏实。

他对自己抠门,却不忘记每一个纪念日,给老婆买买买。

他为邓哲写下情诗:


一个人如同一粒尘土,无论如何飞扬,怎样喧嚣,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家的土地上;

一个丈夫,如同一片树叶,无论它怎样张扬,怎样由绿变红、变黄,到末了,还是要落到自己妻子身边。

赤诚爱意,跨越大半个世纪,始终如一。

这也是他对孩子的要求。

长子是农业领域知名企业家,次子是农业科技上市公司副总裁,小儿子子承父业,是超级杂交水稻分子育种创新团队的首席专家。

三人皆在自己的领域深耕,始终不忘“一辈子做好一件事”。

在孙女眼里,他是宝藏爷爷。

“他从来不会问孙女学习怎么样啊,但他一定会问,你锻炼了没有啊?你有没有去跑步啊?有没有去游泳啊?有没有做运动啊?”

但三个孙女皆有一个梦想:“我们也要成为像爷爷那样有坚持的人。”


“做普通老百姓,是最幸福的事”


功勋之外,袁老总能用你想不到的方式上热搜。

谈到带博士生,他眉头一皱:“辛苦得很、麻烦得很呐,那是要死脑细胞的。”


“团队中的精英好不好管?”

他愁到挠头,用浑身在拒绝。


90岁生日,他戏谑道:“原来叫80后,现在变90后了。”



穿上西装,有人问:“袁老师今天帅不帅?”

他一脸的骄傲:“帅!”



每次理发后,他都忍不住夸夸自己:“哈,又年轻了。”



每晚八点,准时坐上麻将桌,他称其为“脑力锻炼”。



午后闲暇,他亦能沉下心来,拉会儿小提琴。



这样率性有趣的灵魂,谁不爱呢?



他自封“自由散漫”,上下班不按规矩。



然而,面对后辈时,他总是严肃认真的。

年近九旬,做完汇报,已十分疲倦。

他婉拒记者的采访,可听到有中学生等着合影时,又立刻问“他们在哪里”,随后站得笔直。


合完影,吸了四十分钟氧,才回过神来。

他说:“累点无所谓,不能让孩子们失望。”


他赠给青年人的话语,让我们享用不尽。


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我没有什么秘诀,我有八个字,知识、汗水、灵感、机遇。

钱是要有的,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你不能为了钱去努力奋斗,而要为实现你的理想去奋斗。

你真正有了成绩、有了贡献,会有这个回报的。”


岁月淬炼后,他的脊梁仍旧笔直,指引着我们前行。



袁老一生功勋无数,身价早已过亿,留给自己的少之又少,最贵的衣服仅花了35元。

然而,他留给世界的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和坚定信仰更是光芒熠熠。

看了袁隆平的一生才知道,他才是这个时代真正的巨星,他才是真正的国士无双。

斯人已去,风范长存。


袁老,一路走好!


标签组:[袁隆平] [水稻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21029.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