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多个品牌价格上调,新茶饮在经历一轮“涨价潮”?

发表于话题:奶茶涨价潮
发布时间:2021-05-10
被“绑架”的新茶饮,该怎么办?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咖门”(ID:KamenClub),作者:金语;

 茶百道价格陆续上调,CoCo都可调整菜单、部分产品涨价,益禾堂、1点点全线产品上调1元……

新茶饮,特别是10~20元赛道,正在经历一轮“涨价潮”,也引发了不少争议。

一边肉眼可见的成本上涨,一边是消费者的价格敏感。

被“绑架”的新茶饮,该怎么办?

新茶饮在经历“涨价潮”?

如果说2月的茶饮圈,是一场原料涨价接力赛,那么如今,涨价的接力棒是传到品牌的手里了。

近日,茶百道创始人王霄锟在朋友圈发了一封致茶粉的“信”,提到:受大环境的影响,水果设备、包装等原材料的价格上浮,将会进行饮品价格的微调。

据了解,此次提价将在全国陆续展开。这几天,我去家附近的茶百道门店也发现,杨枝甘露、西瓜啵啵、1L水果茶等招牌产品价格均上调2元,老盐柠檬茶、豆花系列也在此次调整中下架。

这并非个例。春节至今,已经有多个品牌进行了调价。

上周,不少CoCo都可粉丝在社交平台提到其更改了菜单 ,杨枝甘露、红果小姐姐等产品都上调了1元,并且还对小料下手了。

还有益禾堂,不久前我在门店点单时发现了贴在门店的涨价通知:包材全面升级, 产品全面上调1元。

更早的,2月1日,1点点将全线产品上调1元,据其门店负责人表示:“提价的原因是原料价格上涨。”

不可否认,茶饮品牌正在一波涨价潮,并且这一轮价格调整集中在10~20元价格带。

而这一价格带,承载了奶茶消费中最多的消费者,他们既追求品质,同时又要物超所值,对价格相对敏感。

与涨价一同出现的是消费者的吐槽,像王霄锟在朋友圈提到的,“涨价的背后是一片骂声”——

“奶茶涨价了,我的快乐不在了”、“爷青结”等评论频繁出现,也有人表示“现在奶茶价格真的都开始往离谱方向发展了”。

其实对于涨价这件事,品牌也有不少“委屈和心酸”。

涨价背后,是不断飙升的成本

茶饮这一波涨价,其实从年初就早有雏形。(传送门:奶茶要涨价了?近10种原料价格上涨,最高翻5倍)

简单来说,这一波涨价潮,从年初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到上游供应链涨价,再到现在,涨价的风波来到了品牌端。

年初,咖门就了解到,铜、不锈钢、铝、PC、塑料粒子等材料都在涨价——这些都是茶饮设备、杯子、外卖包装的重要原料。

这些涨价也许对茶饮品牌的影响还相对滞后,但每天用的食材原料的涨价让很多品牌扛不住了。

香水柠檬经历减产价格翻了4~5倍后,到目前并没有迎来价格回调。截至发稿前,市场上的香水柠檬在20元左右/斤。

市场上的香水柠檬在20元左右/斤

受国际贸易的影响,西柚、凤梨这些主要依赖进口的水果价格居高不下。

对于水果茶出杯量高的品牌,柠檬、金桔、凤梨、西柚等常用水果的大幅涨价,让一些利润本就不高的水果茶,到了毛利的警戒线。

虽然品牌可以采取产品架构调整、主推款更换的方式,让原料上涨的品类减少单量,但这种调整的弹性是有极限的,幅度太大会伤害到消费者。

今年元旦开始的“吸管禁塑令”,也给很多门店“沉痛一击”。

成本相对较低的纸吸管,招来各种差评:一泡就软、扎不开、有异味……多次被骂上热搜。

面对客诉,很多品牌“咬牙”换上了PLA吸管,但是PLA吸管的成本可比纸吸管高多了。

有饮品店老板算了一笔账:他现在使用的PLA吸管,平均一根比之前的塑料吸管要贵一毛多,加上损耗,相当于每个月至少要多出3000多元的“硬成本”——对一家小店来说,这不是个小数字。

种种成本上涨之后,涨价也就变成了很多品牌不得不面临的选择。

广芳园创始人杨希龙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上游供应链的价格上涨对他们也是压力山大,对于加盟品牌来说,产品涨价、原物料涨价,消费者、加盟商两边的情绪都要照顾。

创新内卷,新茶饮正在变得“无利可让”

今年新茶饮的竞争格局又升维了,一个重要感受就是:茶饮竞争让新茶饮正在面临内卷,连锁品牌也到了不升级就被淘汰的阶段。

在下沉市场,经常可以看到古茗、蜜雪冰城开出的新店型,有空间、有座位区、有颜值,门头醒目、店内明亮,从员工工装到海报LED屏都要高级、崭新。

在产品端,竞争更加明显,“加量不加价”开始在新茶饮频繁出现,加料、加创意,上新产品变得越来越难。

水果茶的竞争也让家家高举“品质升级”的大旗,加大鲜果的使用量。与此同时,营销成本、人工成本等等都居高不下。

对手越跑越快的同时,眼花缭乱的消费者反而更理性,开始追求“物超所值”的体验。

打开社交媒体,你会发现“凹造型”的奶茶越来越多了。对于现在的茶饮产品来说,好喝只是及格线,想要达到优秀需要自带传播亮点,比如消费者愿意拿在手里拍照、拍了照就发朋友圈,而且多平台多渠道的推广,都要跟得上。

好喝需要成本、好看需要成本,好的产品故事更需要成本。一杯产品正在变得“无利可让”。

因此,即使原料不涨价,茶饮的成本也在不断地升高。

压力山大,但“不敢谈涨价”?

所有都在涨,但在采访中,很多茶饮老板告诉我,他们一面承受着成本挤压的压力,一面又不敢谈涨价。

这就不得不提大众对新茶饮的一个普遍认知:暴利。

比如这次关于涨价的讨论中,有网友提到了一个行业人听上去有些“刺耳”的说法:“奶茶不配涨价”。

但是,一杯茶饮的利润到底有多少?

咖门进行过一个测算:普遍原料成本40%,房租成本20%,人力成本15%,商场抽佣约15%,还有外卖的扣点。这样算下来,新茶饮的纯利只有10%。

加之上文提到的原料涨价、产品升级等情况,纯利会更低。

对于单价低、非刚需、门店管控要求高的新茶饮,很多时候,“赚钱”也不过是积少成多的辛苦钱。

这一轮成本上涨,对很多兢兢业业开店的老板,都是一次考验:

不涨吧,利润空间被挤压,生存难度势必增加。

涨吧,担心顾客差评,甚至不再上门。年轻消费者忠诚度没有那么高,贸然涨价,可能会把顾客“送”给竞争对手。

特别对区域小品牌来说,原物料的上涨,直接让品牌开启了困难模式。

在很多县城,水果茶一般也就卖到10块钱左右,毛利本身就不高,抗风险能力也弱。

一个下沉市场品牌的老板甚至告诉我,为了在竞争中更有优势,最近他们不但没涨价,还下调了价格,将几款原来12元的产品下调到了9~10元,进一步压缩毛利。“10元在县城是个门槛,消费者习惯了消费蜜雪冰城,基本不会消费10元以上的。”

 结语

2010年,CoCo的原味奶茶只要4元一杯,如今,30元/杯的奶茶不在少数。

在消费升级的过程中,价格在波动中上升是必然的历史趋势。

涨价与否都是品牌的选择,那些选择不涨价的品牌,需要优化供应链结构,对经营持续深耕;那些涨价的品牌,也要重新思考品牌定位,减少涨价带给消费者的负面情绪。

你的品牌,是否要跟这波涨价潮?

标签组:[市场营销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093.html

相关阅读

《六韬·龙韬·军势》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攻伐之道奈何?”太公曰:“资因敌家之动,变生于两阵之间,奇正发于无穷之源。故至事不语,用兵不言。且事之至者,其言不足听也;兵之用者,其状不足见也。忽而往,忽而来,能独专而不制者...

2025-05-06

张景岳的医学代表作

张景岳(1563~1640年),本名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因善用熟地黄,人称“张熟地”,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医学家,温补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实际的创始者。幼随其父游京城,十...

2025-05-06

《瘟疫论》:我国第一部传染病专著

《瘟疫论》,又称《温疫论》,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急性传染病的医学书籍。作者为明朝末期的医学家吴有性。吴有性于崇祯十五年(1642)撰成《温疫论》,据《四库全书总目》载,《瘟疫论》2卷,补遗1卷,版本主...

2025-05-06

中医外科学名著《外科正宗》

《外科正宗》系由明代陈实功编著的一本外科专著,成书于1617年。 陈实功(1555~1636年),字毓仁,号若虚,中国明代外科学家。幼年即开始学医,于《素问》、《难经》均有研读,对其中之外科更予注意,...

2025-05-06

马一龙《农说》

马一龙(1499—1571)明农学家、书法家。字负图,号孟河,别号玉华子。溧阳人。马性鲁子,马从谦侄。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翰林院检讨,授南京国子监司业。因母亲年老多病,五次上疏请求返里养亲,...

2025-05-06

《六韬·龙韬·励军》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吾欲令三军之众,攻城争先登,野战争先赴,闻金声而怒,闻鼓声而喜,为之奈何?”太公曰:“将有三。”武王曰:“敢问其目。”太公曰:“将冬不服裘,夏不操扇,雨不张盖,名曰礼将;将不身...

2025-05-06

《六韬·龙韬·阴符》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三军卒有缓急,或利或害,吾将以近通远,从中应外,以给三军之用,为之奈何?”太公曰:“主与将有陰符凡八等:凡大胜克敌之符,长一尺;破军杀将之符,长九寸;降城得邑...

2025-05-06

《六韬·龙韬·将威》赏析

【原文】武王问太公曰:“将何以为威?何以为明?何以为禁止而令行?”太公曰:“将以诛大为威,以赏小为明,以罚审为禁止而令行。故杀一人而三军震者,杀之;赏一人而万人说者,赏之。杀贵大,赏贵小。杀及当路贵重...

2025-05-06

明周定王朱橚——百科全书《救荒本草》

《救荒本草》一部由是医学家朱橚主持编写的植物图谱,于明代早期编写完成,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以救荒为宗旨的农学、植物学专著书。朱橚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明成祖朱棣之胞弟,就藩开封。朱橚以藩王之尊,亲效...

2025-05-06

水产动物志:《闽中海错疏》

在生物学著作中,按国家或地区记载动物种类的分类学专著,称为动物志。我国在十六世纪出现一种叫《闽中海错疏》的书,书中按当时对海洋生物的认识,分门别类地记载了我国福建沿海一带的水产动物,虽然所列动物种类与...

2025-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