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老人用农药给孙子洗澡双双中毒:以为可以治蚊虫叮咬

发表于话题:老人用农药给孙子洗澡双双中毒
发布时间:2021-09-09

据媒体报道,近日,陕西商洛,一位老人听信偏方,用敌百虫农药为12岁孙子洗澡,老人以为这样可以治疗因蚊虫叮咬引起的皮肤瘙痒,结果二人中毒均被送医。

报道称,经过治疗目前孩子病情趋于稳定,其奶奶因皮肤接触了农药,现在也在治疗中。

据悉,男孩由于被蚊虫叮咬后身体瘙痒,其奶奶听信偏方用敌百虫农药稀释后,给男孩洗澡来治疗洗完澡之后,孩子出现了剧烈的恶心、呕吐、肚子疼症状。

公开资料显示,敌百虫化学名为O,O-二甲基-(2,2,2-三氯-1-羟基乙基)膦酸酯,是一种有机磷杀虫剂,能溶于水和有机溶剂,性质较稳定。但有机磷遇碱会水解成敌敌畏,毒性增加数倍。

视频

在使用肥皂洗澡后皮肤接触有机磷,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有机磷的毒性。

据了解,很多农药含有有机磷成分,若是吸入或口服高浓度有机磷农药,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内就会出现症状,皮肤接触中毒的发病时间相对较缓。

需要注意的是,2017年10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公布的致癌物清单初步整理参考,敌百虫在3类致癌物清单中。

在这里需要提醒的是,有机磷中毒早期会出现头晕、恶心、呕吐、乏力等症状,如果不小心吸入、误服有机磷农药或接触皮肤须第一时间前往正规医院就医。


标签组:[健康] [养生] [敌百虫] [蚊虫叮咬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61659.html

相关阅读

汤圆的来源

元宵是一种中国人依照习俗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和春节烹制食用的食品。曾有多种名称,如面茧、粉果、元宝、汤饼、圆不落角等,明永乐年间正式定名为元宵。元宵是不能冷冻的,否则会裂纹,煮的时候馅会流出来,所以元...

2025-07-05

清明节食俗:清明果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在闽南侨乡,每逢清明节...

2025-07-05

清明节扫墓习俗

清明节在公历4月6日,扫墓活动通常是在清明节的前10天至后10天,有些地方的扫墓活动长达一个月。清明节是中国重要的“时年八节”之一。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节气是物候变化、时令顺序的标志...

2025-07-05

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

中国江南民间端午节有吃“五黄”的食俗。“五黄”指黄鳝、黄鱼、黄瓜、咸鸭蛋及雄黄酒。也有其他说法,咸鸭蛋可以用黄豆替代。神话传说《白蛇传》中,白娘子饮雄黄酒,现出蛇身的原形。故民间便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

2025-07-05

元宵节走百病

元宵节除了各种庆祝活动外,中国民间还有信仰性的活动,那就是“走百病”,又称“烤百病”“遛百病”“散百病”,参与者多是妇女。所谓走百病,属于古代元宵(或正月十六夜)妇女避灾求福的一种民俗活动,明清时尤为...

2025-07-05

中秋节的地方特色习俗

中秋节,云稀雾少,月光皎洁明亮,民间除了要举行赏月、祭月、吃月饼祝福团圆等一系列活动,有些地方还有舞草龙,砌宝塔等活动。发展至今,吃月饼已经是我国南北各地过中秋节的必备习俗。还有南北方其他不同的各种习...

2025-07-05

中秋节民俗:烧塔

烧塔,部分地方又称之为烧塔仔,是南方诸如广东、福建、江西等地农村在过中秋节时开展的一项民俗活动。据传烧塔起源于元朝末年汉族人民反抗残暴统治者,于中秋起义时举火为号。也有说烧塔之俗,源自元末刘伯温于月饼...

2025-07-05

中秋的传统习俗

走月 中秋节之夜还有一大特色赏月活动叫“走月”。皎洁的月光下,人们衣着华美,三五结伴,或游街市,或乏舟秦淮河,或登楼观赏月华,谈笑风生。明代南京建有望月楼、玩月桥,清代狮子山下有朝月楼,都是游人“走月...

2025-07-05

除夕相关的诗词

历代以来,节日都是古代文人墨客的题材之一,除夕作为一年的最后一个节日,又有那些诗篇流传下来呢?1、《一枝春(除夕)》宋代:杨缵竹爆惊春,竞喧填、夜起千门箫鼓。流苏帐暖,翠鼎缓腾香雾。停杯未举。奈刚要、...

2025-07-05

重阳节的相关诗词

传统节日素来与传统文化相辅相成,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同音,九在数字中又是最大数,在数中最尊贵,有长久长寿的含意,况且秋季也是一年收获的黄金季节,重阳佳节,寓意深远,人们对此节历来有着特殊的感情,历...

2025-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