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这4个时刻,父母一定要给孩子撑腰

发表于话题:元气森林运营事故损失或超200万
发布时间:2021-11-02

  陪女儿外出逛街,看到这样的揪心一幕:

  玩具店门口,一名六岁左右的小女孩正低着头站着,旁边站着两个大人和一个男孩,其中一个妈妈模样的女人不停推搡她:

  “快,快跟这个叔叔道歉。”

  仔细一听,大概情况是小女孩不小心踩到男孩的脚,对方有点不满。

  妈妈不想惹事,就劝女儿赶紧道歉,以息事宁人。

  不知道女孩是不是被吓到,全程一声不吭,身体微微颤抖,旁人看了都不禁替她难过。

  事情并不大,可妈妈丝毫没想过照顾她的感受,保护她,帮她解围,反而令她难堪。

  看看那个惶恐的小女孩,不禁想到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遭遇类似不舒服的事。

  那个最应该给他支持和力量的父母,却没有帮他,反而和别人站队,一味打击他,委屈他。

  比如之前佛山一名在商场“偷”东西被抓的7岁女孩。

  当妈妈得知女儿是小偷后,第一时间不是了解事情原委,而是立马报警,想给女儿一个教训。

  虽然是想纠正女儿的行为,但这么做,很容易在孩子心里贴上“我是小偷”的标签。

  以后孩子想要再撕下来,就难了。

  心理专家李玫瑾教授说:“孩子的感受,很多时候都是父母的态度决定的。”

  在孩子心中,父母是自己的世界,父母对待自己的方式,决定他能否爱自己,认同自己。

  教育孩子懂是非,确实很重要。

  但在孩子最需要父母伸出援手的时候,父母的及时回应和帮助将是他的安全感来源。

  在这里,我想分享以下这四个时刻,无论如何,父母一定要为孩子撑腰。

  01

  孩子玩具被抢时,帮他要回来

  《育儿大师》节目中,4岁的冲冲正兴高采烈玩着玩具恐龙。

  突然来了一个3岁的小弟弟,对方二话不说,直接抢走了他手里的玩具。

  这一抢,让冲冲一下子懵了。

  他本能地不情愿,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将玩具“要”回来。

  此时,一旁的妈妈开口了,主动提出“弟弟小,我们让给弟弟吧”。

  明明是自己先拿到的玩具,妈妈非但不帮他要回来,反倒要自己“让”出去。

  强烈的委屈感,终于“逼”哭了冲冲。

  他满口的“不要不要”,却始终没引起妈妈的在意。

  为了避免冲突,妈妈从头到尾都选择妥协,甚至在冲冲哭闹后,直接带冲冲离开现场。

  表面上看,这场“玩具争夺大战”止戈了。事实上,整个过程是以牺牲冲冲的感受为代价的。

  心理学认为,幼龄儿童开始有“自我”意识时,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也有了物权意识。

  别人未经他允许就“拿”他的东西,在他看来,是赤裸裸的“抢夺”,会引起他极度的不适和被侵犯感。

  如果这时父母还要求他大度、谦让、分享,无非就是逼他独自承受被抢东西的恶意。

  而这,只会让他感到更加绝望和委屈。

  作家毕淑敏说过:“孩子的成长,首先是从父母的瞳孔中确认自己的存在。”

  孩子玩具被抢,意味着孩子的主权被别人侵犯。孤立无援的他,需要父母的“营救”。

  聪明的父母,绝不会轻易忽略孩子内心的SOS,要孩子委屈自己,出让自主权。

  而是坚定地站在孩子的背后,教导孩子“不要心软,勇敢地拿回属于自己的东西”。

  这样的支持,教会孩子勇敢,更是给了孩子敢于直面恶意的超能力。

  02

  孩子被欺负时,要正确站队

  曾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新闻。

  10岁的天天性格内向,在学校总被别人戏弄嘲讽,甚至遭到群体言语和暴力攻击。

  可是当他向爸爸求助时,爸爸却不以为然,还顺带一句:

  “他们怎么不欺负别人,就欺负你?”

  言下之意,是在怪天天是个软柿子,不够硬气,活该被别人欺负。

  结果可想而知,天天再遇到类似的事情,再也不敢、也不愿跟任何人说,直到霸凌不断升级。

  类似天天这样的悲剧很多。

  有些父母总觉得,孩子之间哪有什么真正的“欺负”,不过就是玩玩而已。

  正是这样的不以为意,错误的责任归咎,让受欺负的孩子愈发孤立无援,慢慢学会逆来顺受。

  著名儿童教育专家金伯莉·布雷恩曾在书中规劝万千父母:

  “一定要重视孩子受欺负的问题……要让孩子知道,保护他是你作为父母的重要任务。”

  热播剧《以家人之名》中,李爸就是一个典范。

  当女儿尖尖出于正义感和邻居小孩打了起来,被对方妈妈找上门时,李爸是这么做的——

  既不指责,也不怪罪,而是先替女儿喊冤,表示女儿在打斗中也受了伤,不能把责任都推到她头上。

  这番话,压住了对方妈妈的气焰,也给女儿长了威风。

  无论女儿受什么委屈,只要李爸知道的,都不会视而不见,总在第一时间替女儿出面。

  就这样,原本早早没了妈妈的女儿,在李爸的“保护”下活得无比乐观、开朗和自信,没有半点单亲家庭孩子的扭捏和自卑。

  一流的父母,总能在孩子受别人攻击或欺负时,把它当回事,及时阻止恶意的蔓延和发酵。

  因为他们知道,只有站在孩子身边,用最强有力的方式替孩子做出反击,才能让孩子知道:

  父母真的关心我!

  这不仅缓解了孩子受欺负的委屈,还给了孩子敢于和恶人恶事抗衡的底气。

  03

  孩子被比较时,要勇敢说“不”

  如今孩子的成长环境,充满着无数的竞争和攀比。

  学校比成绩、比排名,走出家庭和学校,比成就、身材和背景。

  比比比,不仅给家长带来无限的焦虑和恐慌,就连孩子,都被各种“比较”压得喘不过气。

  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被比较。

  一旦有人在“比较”中胜过他,都会让他觉得自己不够好、不如别人,从而变得自卑。

  傅首尔曾在节目中斥责发生在儿子身上的“攀比文化”。

  家庭聚餐时,总会有大人一时兴起,主动提议让在场的孩子们比赛秀才艺。

  有一次,儿子被别人要求背古诗,傅首尔一听急了,赶紧出面维护儿子,直接喊了一句“我来背”。

  护子心切,是不愿儿子在这种毫无意义的比较中被比下去,从而陷入自我怀疑当中。

  也许别人能背五首诗,儿子连一首都背得结结巴巴,但这不能代表什么,更不能说明儿子比别人差。

  就像《阿甘正传》中的阿甘妈妈,就算被校长告知儿子智商只有75,她也没有轻看儿子。

  反倒勇敢出面,替儿子拒绝外界丢过来的一切负面标签,始终维护儿子的信心:

  “你和其他人是一样的,你并没有什么不一样。”

  活在妈妈的鼓励和肯定下的阿甘,自信乐观,直面自己身体的缺陷,靠自己的努力成为橄榄球明星、成功的商人。

  短短的人生中,阿甘做出许许多多正常人一辈子都做不到的了不起的事。

  《自尊心理学》中有这样一句话:

  “一个人对自己的评价,将直接影响到他的核心价值观以及是否有积极的心态。”

  孩子拥有自信,并能积极正面评价自己的前提,离不开父母用爱替他筑起抵挡“比较”的墙。

  当孩子被比较时,父母的拒绝,是塑造孩子独特个性最重要的原动力。

  04

  孩子犯错被批评时,留点余地

  如果孩子犯错被老师批评,你的态度是什么?

  《金牌调解》中一位妈妈的做法,影响了儿子一生。

  当时儿子正值七年级,上课时因为座位空间有点小,就使劲往后顶,顶到后面的桌子倾斜了。

  很快,老师要求他坐好,还嫌他“人这么小,需要多大地方”。

  就是这么一句话,儿子感到被冒犯,跟老师顶了起来,最后被老师撵回家。

  本想父母能替自己出头,要求老师道歉。

  谁知父母却认为一定是他做得不对,才被老师赶出学校,为了他,父母还主动向老师道歉。

  在学校挨老师批评,回家还被父母指责。

  这双面夹攻,带给儿子的是一种深深的孤独感,仿佛全世界没有人能听他的倾诉。

  真的很难想象,当时只有12、13岁的他,经历了多大的辛酸和痛苦!

  或许他的行为,在老师看来的确有问题,但他已经为此付出代价,受到了老师的批评和惩罚。

  父母的不理解、批评和指责,俨然就是雪上加霜。

  有些孩子,甚至会因此感到强烈的背叛感。

  曾在网上看到一句留言:

  “当我犯错被别人批评,回到家还要挨爸爸的骂,这会让我觉得爸爸就是和外人一伙的,再也不愿意相信他。”

  很多时候,孩子的问题越来越糟糕,问题恰恰出在父母和老师过分一致的态度上。

  一个在外面已经遭受过攻击和指责的孩子,最渴望的无非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和接纳。

  得到安慰的孩子,内心会自然生出内疚,帮助他们调整自己的行为方式。

  相反,假如回到家,父母还跟老师一样,扮演着高高在上的“审判官”。试问他的负面情绪,将如何安放?

  教育,从来都不是简单地做加法,而是要适当地做“减法”。

  聪明的父母,懂得给孩子留点余地和空间,唯有这样,有原则的爱才能真正注入到孩子心里,发挥应有的教育作用。

  05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

  “对孩子而言,父母的慈善的价值,在于它比任何别的情感都更加可靠和值得信赖。”

  别小看父母每一次对孩子的撑腰。

  在恰当的时机中,这是对孩子自尊、自信和安全感的守护。

  想让孩子感受到来自父母的爱,最直接的方式就是为他挺身而出。

  唯有孩子深知自己一路有父母的庇护和关照,他才能笃定无疑地走自己的路。

  不管遭遇什么,来自父母的爱,会给他无限力量和底气,踏踏实实地做自己,活出自己。


标签组:[早期教育] [亲子成长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318.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