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微信里父母和长辈会相信一些用脚想都是错的养生知识和谣言?

发表于话题:想回你消息的人用脚都能回
发布时间:2021-11-03

为何年轻人不屑的微信养生文, 父母却缺乏免疫?

年轻人视为砒霜的养生文,父母却视之为蜜糖。两代人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为何会存在如此大的差距?可以试图从这三个方面来解释:

1、养生文的主要受众还是中老年人,养生是老年人生理和心理上的刚性需求,退休后的大量的闲暇时间又给了他们反复研究学习养生的可能。毕竟年轻人有太多比养生更有趣更紧迫的事情要做,另一方面,公然鼓吹养生可能会被同龄人视为缺乏活力,生活方式老派,因而养生的年轻人少,关注微信养生文的更少。

2、父母们迷信养生跟微博微信初期年轻人在社交网站上喝鸡汤颇有几分相似之处。年轻人已经在励志鸡汤这件事上吃过亏,被鄙视链上层的人狠狠地鄙视过一次了,不太可能再在社交媒体上暴露自己辨别能力的缺乏进而成为同事朋友上司合作伙伴们再次嘲笑的对象。

父母们则不同,微信的熟人圈子让他们尝到了时刻被关注被点赞被评论的甜头,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过去多年线上社交的缺失。在微信里,熟人的言论和行为极易影响其他人。当身边老头老太太都在转发这样的养生文章时,父母们自然也会受到影响。线上阅读,跳广场舞、下棋、买菜时,他们线下交流心得,让养生群体进一步扩散和壮大。事实上,多数子女在父母朋友圈中的缺席或对养生话题的屏蔽,更进一步封闭了父母们的认知,让养生话题在中老年群体微信中加速流动。

3、在媒体认知上,父母与年轻人也存在差异。年轻人更加紧随时代的脉搏,接收信息的渠道更多,是社交媒体上的老油条。我们见过各种社会上光怪陆离的假新闻,并热衷发表和阅读评论,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体系,不易轻信网上的信息。而父母们初来乍到,容易把一切网上的信息当成正经媒体报道来看,秉着对媒体质朴的信任,容易相信这些微信养生专家。

当父母在看养生文章的时候, 他们在看什么?

要回答这个问题,需要再次回到养生文章的特点上来。当把这些号称吃某些食物就能百病消除,或者一个按摩动作就能延年益寿的养生文放在一起看时,你会发现其中的奥秘。不论标题如何,无一不是在传递着同一个信息:我能帮你方便快捷又省钱地解决健康问题,哪怕是癌症。所以,养生文其实是一味心理安慰剂。

从本质上说,大部分养生文传递的都是好消息。这个好消息的实质是,恭喜你,你得到了一个可以治病延年的养生秘笈。不信你看,


哪怕是一些恐吓性的养生文,也逃不出这种逻辑。它传递出的信息是:幸好你看到了这篇文章,避免了生病、致癌、吃砒霜等狗带的结果。


对热衷看养生文的父母来说,什么是坏消息呢?“假的”“都是假的”“不要相信这些养生的东西,都是骗你们老年人的”“这个XX根本治不了病”“医生都说了,这些是假的”……

儿女们对他们的劝阻在心理层面,是一种坏消息。

医院都治不了的癌症,听说被养生专家们的偏方治好了,听说一个茄子一碗绿豆汤都能治好的折磨多年的顽疾,这是多么鼓舞人心。养生是国粹,你们看都不看就轻易否定,说是假的,你让父母们如何能够接受?

这种不可接受有两个层面:

1、挑战父母的权威。“虽然我们老了,难道就蠢得连基本的辨别能力都没有了吗?”世界已经是年轻人的了,但养生这件事上,老年人打心里还是想要掌握一定的话语权,因而对年轻人的劝阻有抗拒。

2、不愿希望破灭。健康长寿是父母最朴实的愿望,尤其对于一些医生也无能为力的患者,更愿意相信一切能够帮助他们康复的方法。而反对的声音和科普文章,往往告诉他们这些养生术都是徒劳,这是多么令人沮丧的坏消息。哪怕再正确,再权威,在心理上,他们也是不愿意接受的。

分析到这里,不免让人感到难过,试图通过陈列其害劝阻父母远离这些无根据的微信养生文,很是无用。用坏消息代替安慰剂,不太明智。这也是为什么知乎上年轻人抱怨父母沉迷养生的原因,“不论怎么劝也不听”。

想起这两年在见到的一些声称出来做社会实践,搜集病例的中医学院的“大学生”,在公司或事业单位免费提供拔罐、磁疗等理疗服务。公司里的8090后同事每天准时报到,全套理疗,疯狂程度一点弱于小区的老大妈们。几天下来,不少同事开始主动询问,买下3000多一台的治疗仪。在这套高明的推销术(骗局)之下,在养生鄙视链上的年轻人跟公司里朴实的保洁阿姨一样,未能幸免。

追求健康是人的一项基本需求,养生是一条通往健康之路,跟年龄无关。年轻人跟老年人只是在养生的紧迫程度上有所不同而已。一旦有一个一劳永逸的机会,年轻人也分分钟变养生党。人们需要的其实不是一个具体的养生方法,而是“我正变得越来越健康”的自我安慰的心理感觉。


父母正变成一座信息孤岛

在养生问题上,年轻人跟父母都会上当,只是父母越来越变得像一座孤岛,一座信息的孤岛,更容易上当。主流媒体、自媒体们都在生产年轻人爱看的信息,年轻人的焦点都在自我价值的实现或者下一代的教育问题上。在微信搜索输入“父母”“爸妈”的关键词,出来的绝大部分都是关于亲子关系和孩子的教育相关的,少有人在关注父母需要什么。当父母们主要的信息来源(媒体和子女)都不在关注他们的时候,他们就被推向了一座信息孤岛。这给了卖保健品、卖假药的商人机会,有时候父母也明白有可能是骗局,但他们需要关怀和沟通,他们也想要有哪怕一丝治愈的机会,需要微信养生文这种安慰剂。


内容比较长,对此话题感兴趣的同学可以点击下面查看全文,如果谁能告诉我哪些渠道可以查到学数比较全的学数论文,不胜感激[抱拳]。

当父母看微信养生文时,他们在看什么?

标签组:[健康] [养生] [健康养生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75621.html

相关阅读

宋理宗聪明绝顶为什么选了一个白痴当太子

赵禥是南宋第六位皇帝,即宋度宗,他在位十年,毫无作为,整日吃喝玩乐,于1274年病死,他虽然不是南宋的亡国之君,但却是南宋亡国的罪人!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赵禥是个弱智!根据史书记载,赵禥的父亲是荣王赵...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为什么要围城九年

英雄们聚集在奥利斯港湾(Aulis),军队人数有十万人,船数一千一百八十六。出发前大家都在岸边祭坛作献祭,忽然间祭坛下面爬出了一条血红的怪蛇,它弯曲成环状爬上了树,爬到树最高处的一个鸟巢,吃了一只雌鸟...

2025-09-12

鱼玄机是被丈夫骗进道观的吗

鱼玄机出生在长安,当时的大唐国都。生逢盛世,但是家世早衰,鱼玄机出生时,家境已经十分贫寒。她的父亲虽然读过几年书,腹中有些墨水,但是仕途很不顺遂,只能将自己的全部期望寄托在女儿身上。当时鱼玄机还叫做鱼...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一共持续几年

特洛伊战争是发生在古希腊的一次战争,发生的地点是现在地中海附近。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普遍认为是美女海伦,为了抢夺一个名叫海伦的绝世美女,斯巴达王与帕里斯短兵相接。但是有学者推测,这场战事其实是一场盟军对抗...

2025-09-12

荸荠不能生吃吗

姜片虫感染还是挺麻烦的,轻则肠炎腹泻,重则贫血浮肿,儿童可能出现智力低下,甚至死亡。姜片虫在水生植物上都可能存在,不光荸荠,什么茭白菱角,乃至空心菜等,都要反复清洗,保证做熟再吃。尤其荸荠和菱角,千万...

2025-09-12

西晋公主流落街头被卖去当丫鬟下场是什么

这位公主就是西晋时期的临海公主,她的父亲是司马衷,她出生的时候,八王之乱刚刚结束不久,作为公主原本应该享受富贵的生活,可是没过多久西晋就被灭了。皇室成员纷纷外逃,为了保住性命她也逃出了洛阳。在逃跑的途...

2025-09-12

最惨的和亲公主10岁出嫁三个月后离奇身亡

虽然历史上和亲的公主有许多是宫女顶替的,但送去之后多数的结局并不好,而且有许多年幼的公主,尚未涉足人世间的险恶,就不得不去独自面对他乡的险恶,在历史上曾有一位年仅10岁的公主和亲,可因为生得太美,便被...

2025-09-12

古代被抄家的女子是什么下场

《绣春刀》里所说的,入教坊司当妓女只是其中一种结果,但是,电影中所讲的不一定确切,入了教坊司不一定做妓女。教坊司是干什么的呢?主要负责"朝会宴享,冬至,正旦,进实录,册封,诏进士,告祖庙,祭郊祀,进士...

2025-09-12

晋孝武帝真的因为嘲笑张贵人人老色衰被妃子杀了吗

这一天,晋孝武帝和张贵人一起饮酒作乐,晋孝武帝让张贵人多喝几杯,而张贵人已经喝够了,所以就不喝了,晋孝武帝就跟她开玩笑说:“你都年过三十了,人老色衰了,后宫里比你年轻的美女多着呢,信不信我废掉你,把你...

2025-09-12

特洛伊战争的结局究竟是怎样的

特洛伊战争结局以特洛伊城池化为一片废墟而告终。由于特洛伊城池在宙斯的两个儿子修建下非常牢固,所以易守难攻,迈锡尼士兵攻占十年也未能攻下城池,最终伟大的英雄奥德赛献计,伪装成军队已经离开的样子,让迈锡尼...

2025-0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