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为什么越是傻X的人,越有一股谜之自信?

发表于话题:为什么越普通越要自信
发布时间:2022-04-22

1995年,匹兹堡青年阿威在光天化日走进两家银行实施抢劫,与一般劫匪不同,他既没有用丝袜蒙脸,也没有用头罩套头,事实上他没有做任何伪装。这让他在当天晚上便被警察抓获,一个小时后,他的形象随监控录像出现在11点的新闻中。看到画面中的自己,阿威终于失控:这不可能!我脸上涂了柠檬汁啊!大家不是都说柠檬汁是隐形墨水吗?

无论阿威对隐形墨水有什么误解,他都对此深信不疑,甚至没有在出门前照一照镜子。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三个道理,第一,做任何事要想成功需要脑子,第二,每个人对脑子的理解不太一样,第三,如果你恰巧没有脑子,你可能也不具备认识这一事实的能力,换句话说,傻逼意识不到自己是个傻逼

康奈尔大学心理学教授大卫·唐宁和他的博士生贾斯汀·克鲁格对这种无知的自信非常感兴趣,他们做过四个实验,发现在幽默感、文字能力和逻辑能力上最欠缺的那部分人总是高估自己,当他们实际得分只有12%时,却认为自己的得分在60%以上。这一现象后来被称为“唐宁-格鲁克效应”,简称“达克效应”

越是无能的人,越是难以识别出别人的“真功夫”,从而越是可能高估自己的水平,所谓“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直到真正接受相关训练,才可能“知道自己不知道”。

别以为你不敢抢银行这事儿就跟你没关系了。无知的自信无所不在。在简历里填自己精通Ps、Ai、Ae、Python、3D建模,其实只抠过证件照写过“Hello world”;说自己会摄影会剪辑会弹钢琴,其实只摸过两下器材;掌握英日韩西法意十八国外语,其实每种语言都数不到十;写代码全程自信满满,越写越High,想立马出门去创业大街拉风投,直到编译器向你报错。

唐宁还写过另外两个故事。

“吉米鸡毛秀”曾经在德州一个音乐节现场做过一个恶作剧。主持人吉米·坎摩尔对同事说:“去参加音乐节的人都以知道下一步的安排而骄傲,即使他们其实并不真正了解新的内容是什么。”他们随机采访路人对一些乐队的看法——但其实这些乐队根本不存在

他们编了一个名叫Doctor Shlomo的乐队,这个名字来自一部百老汇歌剧,主角是音乐家Shlomo Carlebach。“你们觉得Doctor Shlomo怎么样?”记者问两个女孩。“是我最喜欢的乐队!”“没错,今年特别燥!”

“他们往往对自己的回答非常自信,因为的确有一些线索——就好像的确有一些事实,有一些记忆,或者一些直觉模糊地飘过,确保他们的回答是有道理的。”唐宁写到,通过一些心理上的线索,并结合一些给定的细节,人们就可以像蜘蛛织网一样把这些游丝编织在一起。

康奈尔大学进行过一个更严格的实验,他们询问受访者是否熟悉一些来自物理学、生物学、政治学或者地理学的技术概念。相当一部分人声称他们对真正的科学名词,如“向心力”和“光子”表示熟悉。

——但有趣的是,他们同样声称对一些完全编造出来的概念同样熟悉:比如“视差板”(plates of parallax),“超级脂肪”(ultra-lipid),以及“cholarine”(查无此词,词根应该是chlorine,氯)。在一项研究中,大约有90%的人会表示对调查所问到的9个概念中至少1个感到熟悉,但事实上9个概念均是虚构的。实际上,如果他们认为自己处在一个普通的谈话中,那些越是表现出“精通”的受访者,越是会宣称自己对这些虚构概念十分熟悉和了解。

很想在同学聚会上重复这个实验了。

达克效应的另一端,是“冒充者症候群”,有些人虽然又聪明能力又强,但是总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行,一切都是假装的,成功都是靠运气。(见:我没那么好,我不配,我骗了大家)

人们对自己的认知经常出现偏差,还有一个效应叫“高于平均效应”:大家都觉得自己比周围人强,高中生普遍觉得自己比平均水平更受欢迎,每个足球运动员都觉得自己比其他队员能力强,这明显违反统计学逻辑。

达克效应现在已经变成很好用的网络沟通工具。比如你不小心在微博上卷入互怼事件,不用着急,只需轻轻说一句,呵,达克效应,憋到他内出血,然后拉黑他。

专栏作家也发现这个词很好用,美国网站Bloomberg View曾用达克效应给特朗普总统定性,说他“有严重的残疾:他不仅无知,对他的无知一无所知,而且不明白到底什么才叫做知道。”

但是,如果达克效应仅仅是变成另一个互相攻击的武器,那么人们只能在停留在愚蠢里。“判断其他人是个蠢货实在是太容易了——判断自己不是个蠢货也实在太容易了。”唐宁说,我们每个人都是自信的傻瓜。

标签组:[鍞愬畞

本文来源:https://www.kandian5.com/articles/95033.html

相关阅读

梦见水流、瀑布=怀男孩?胎梦生男孩的水元素象征意义

在东亚传统文化中, 胎梦 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和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式。其中, 梦见水流、瀑布等水元素 的梦境,常被民间解读为怀男孩的征兆。这种观念不仅在中国、韩国、日本等亚洲国家广泛流传,甚至影响了现...

2025-10-30

胎梦生男孩的"奇怪梦境"合集!这些梦很多宝妈都梦到过

一、为什么胎梦能预测生男生女?科学还是巧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胎梦一直被视为预测胎儿性别的重要线索。许多准妈妈在怀孕期间会做一些 特别生动、印象深刻的梦境 ,而这些梦境往往与最终出生的宝宝性别有着奇妙...

2025-10-30

【光影故事】柳俊烈确定参加《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辑拍摄 将与双门洞家人们见面

据《News1》于30日独家采访确认,柳俊烈近日参与了tvN电视剧《请回答1988》十周年纪念特别节目录制。《请回答1988》导演申元浩正在筹备十周年纪念内容。据悉节目中将包括MT(集体旅行)等环节...

2025-10-30

曹操的隐忍棋局:为何放任司马懿存活至终

在三国权谋的棋盘上,曹操以"宁教我负天下人"的狠辣著称,却对司马懿这个潜在威胁始终未下杀手。这一看似矛盾的决策,实则是多重因素交织下的理性选择。从家族世交到权力制衡,从人才战略到政治现实,曹操的克制背...

2025-10-30

储位之争:曹操为何弃曹植而选曹丕

在东汉末年的权力棋局中,曹操的继承人之选不仅关乎曹魏政权的走向,更成为后世研究封建王朝权力传承的经典案例。曹丕与曹植的储位之争持续十年,最终以曹丕胜出告终。这场看似充满偶然的抉择,实则是宗法制度、政治...

2025-10-30

三星堆有哪些未解之谜

说到三星堆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就是很神秘了,大家也知道的人们之所以把一些事物称为神秘,那是因为我们对它们无法解释,以现代的认知搞不清楚它,所以这叫神秘,这三星堆里面的太多东西我们搞不清楚了,不...

2025-10-30

赵云在公孙瓒麾下为何难获重用?——乱世择主的政治博弈与价值观冲突

东汉末年,汉室衰微,诸侯割据。初平二年(公元191年),常山真定人赵云率本郡义从投奔幽州军阀公孙瓒。这位日后以“常胜将军”闻名、被后世视为“完美武将”的传奇人物,却在公孙瓒麾下长期处于边缘地位。这一现...

2025-10-30

君臣情深还是权力博弈?刘禅与诸葛亮关系的多维透视

公元223年,刘备托孤白帝城,将17岁的刘禅托付给诸葛亮,留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的千古遗言。这段君臣关系自此被卷入历史漩涡,既有“情同父子”的赞誉,也不乏“权臣架空”的争议。拨开...

2025-10-30

公海的权利与义务

公海在国际法上指各国内水、领海、群岛水域和专属经济区以外不受任何国家主权管辖和支配的海洋部分。依据1958年《公海公约》,公海是不包括国家领海或内水的全部海域。但随着海洋技术的进步和人类对海洋资源开发...

2025-10-30

忠烈之殇:刘备斩杀张任背后的政治博弈与人性挣扎

公元213年,益州雒城城破,蜀郡名将张任被俘。面对刘备“降即免死”的劝降,这位以“忠臣不事二主”自誓的将领,最终以“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的决绝,换来被推出辕门斩首的结局。这场看似“杀才”的悲剧,实则...

2025-10-30